央行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共同发力之下,社会融资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同比多增6.22万亿元。同时,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增速为11.1%,连续第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总体看,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高于去年。“上半年金融总量是充足的,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是比较高的,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称。
企业贷款给力直接融资发力
上半年社会融资增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推动这个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在人民银行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上海证券报记者的提问,阮健弘表示,在间接融资方面,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8.77万亿元,占比72.6%。
他进一步解释称,上半年企业贷款增加较多,是实体企业的资金需求增加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对全国300多个地市的信贷需求调查显示,银行当前已经审批的企业贷款规模超过了去年前三季度,企业资金需求比较旺盛,提款率比去年高5.1个百分点。
除了信贷支持外,直接融资亦在发力。阮健弘介绍,债券、股票、票据三项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比重达到19%,比去年同期高7.7个百分点。
从具体数据来看,上半年企业债净融资3.33万亿元,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61亿元,几乎比去年翻一番;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386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4250亿元。而且,随着金融配合财政政策发力,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达3.79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
下半年信贷需求能否持续?阮健弘表示,预计下半年货币信贷以及社融会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货币政策立场更强调“适度”
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央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强调:“货币政策的立场仍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我们现在更加强调适度这两个字。”
对于适度的含义,郭凯解释称,一是总量上要适度,信贷的投放要和经济复苏的节奏相匹配。如果信贷投放节奏过快,快于经济复苏就会产生资金淤积。二是价格上要适度,既要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向实体经济让利,同时也要认识到利率适当下行并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如果严重低于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水平,就会产生套利、资源错配等问题。
“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保持总量的适度,综合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郭凯表示,另外又要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推动贷款实际利率持续下行和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今年以来,针对疫情出台了一些阶段性货币政策工具。郭凯介绍,目前3000亿元和5000亿元再贷款已执行完毕,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以及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刚刚推开,还在逐步发力中。随着下半年经济逐步恢复正常,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能会更加明显。
资管新规过渡期应该延长
按照此前规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于今年底结束。近期社会各界对过渡期是否应该延长展开了热烈讨论。
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表示,各界对资管新规过渡期是否延长的建议比较多,但无论延1年、2年还是3年,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是必须要转型,再回到过去大搞表外业务、以钱炒钱、制造金融乱象是不可能的。
“因为今年的疫情冲击,资管新规过渡期应该延期。”周学东表示,但也有机构、学者建议不能延太长,可能延1年是比较合适的。
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称,目前全球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暂时出现了萎缩,我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确实增加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难度。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坚持资管新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密切跟踪监测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情况,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相关工作,稳妥有序推进资管行业的整改与转型。”孙天琦称。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资管产品实现了平稳有序转型,总规模稳中有降,整体风险持续收敛,实体经济融资没有受到存量业务整改的影响。
孙天琦表示,一方面是资金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的现象得到遏制,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持续压缩。另一方面是净值性产品占比稳步上升,资管资金通过增加金融债、企业债投资的方式,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阮健弘介绍,截至今年5月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总量是90.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万亿元,同比增长3.5%。总体来看资管产品的风险进一步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