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的火爆是显而易见的。主人公张东升在每次筹谋杀人前的一句“你看我还有机会吗”,已经成为社交网络的新梗。它的火爆间接促成3年前的一部网剧《无证之罪》再一次登上热播榜单。和《隐秘的角落》一样,《无证之罪》改编自悬疑作家紫金陈的小说,也只有12集。
在《无证之罪》的最新弹幕里,随时可以看到从《隐秘的角落》赶来的观众。他们在剧中寻找与《隐秘的角落》相关的蛛丝马迹。主角秦昊的演技,两个“严良”之间的对应关系,《隐秘的角落》里景区负责人马主任、严良的父亲、父亲旧友的扮演者都在《无证之罪》中有抢眼表现。其中,宁理扮演的李丰田和如今的张东升一样,也是一时无两的魅力反派。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无证之罪》累计播放量突破5亿,因其社会派推理的冷峻风格在当时引发讨论。《无证之罪》播出之后没多久,2017年暑假出现了一部霸屏悬疑网剧《白夜追凶》,两部剧集的先后推出被认为开创了悬疑类网剧精品化时代。
从声势和播放量上看,《白夜追凶》的热度超过《无证之罪》,原因是多方面的,相比强调本格推理以情节吸睛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注重氛围的营造与社会写实,在当时一部分观众看来,那意味着节奏拖沓、叙事散漫。另一个原因是它只有12集,能够引发的热度和效应太短。在2017年,12集国产短剧集非常罕见。
可以看到,悬疑类型剧的垂直受众广泛存在,短剧集的体量也更符合网生一代的收视习惯,如何放大短剧集的商业效益,创新盈利模式是平台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爱奇艺推出“迷雾剧场”,探索以厂牌的方式运营,令剧集之间产生联动效应。
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是《隐秘的角落》总制片人,她告诉第一财经:“剧场化运营的优势在于,剧场的效应更加长久,也成品牌化。挑战就是要做好内容的储备,同时要保证作品的品质和数量,在这一模式的初期阶段是很难的事情。”
迷雾剧场的首轮片单由6部作品构成。有根据东野圭吾、紫金陈、那多等悬疑作家的小说改编作品,也有纯原创故事。目前,除了已经播出的《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之外,还有《在劫难逃》《沉默的真相》《非常目击》《致命愿望》4部作品待播。阵容方面,有廖凡、秦昊、王景春、王千源等实力派演员加盟。
公开信息显示,《白夜追凶》的制作公司五元文化承担了其中四部作品的制作。《隐秘的角落》与《无证之罪》为同一个制作班底,《沉默的真相》承制方为好记影业,因其改编自紫金陈最知名的IP《长夜难明》而备受瞩目。可以看到,网剧领域已经凝聚了一批随着网剧成长、成熟的精兵强将,协力推高制作水准的天花板。
今年年初,戴莹就《唐人街探案》网剧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曾提到,精品短剧集的整合推出是给市场建立信心的过程:“当短剧集产生规模化效应的时候,市场具备一定的信心,短剧集的盈利模式就会逐渐清晰,进而实现更好的营收。”
从目前《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的播出效果来看,迷雾剧场的运营已初见成效。戴莹向第一财经表示,从商业模式和付费创新来看,迷雾剧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事实证明,优质的内容是一切商业化和创新模式的基础。”
对话戴莹:市场需要精品短剧集,更适合网生一代观看
第一财经:《隐秘的角落》在保持悬疑类型的同时有许多值得深思的角度,在你看来,希望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得到哪些领悟?它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戴莹:我们在剧中树立了父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兄长的形象,看到了每一个人的不易。我希望观众通过这部片子,能去理解别人,在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有无奈,都有困境,我们不要一味去要求别人,希望大家以一点点关怀的目光对待别人,看到别人的不易。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紧紧相连,很多人都被无形地连接在一起,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如果我们多一点坦诚和爱心,生活每天都会好一点点。我觉得这部片子的人文价值最大的体现是对家庭问题的讨论,呼吁社会对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视。
第一财经:请介绍一下策划迷雾剧场的初衷、策划和目前成效。
戴莹:迷雾剧场的初衷,大体基于三点:一个是整体的行业发展,这两年来,可以听到行业非常多的呼吁,大家都希望能去做一些精品的剧集,不要再注水,所以从大的行业需求来看,市场是需要这种精品短剧集的。其次,爱奇艺是最早去试水短剧集的一个平台,当时播完《无证之罪》以后,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也为我们积累了广泛的垂直用户。
但是它的效应太短,因为它只有12集。所以我们从那个时候就有计划把短剧集系列化、剧场化,内容上有呼应和传承。我们开始筛选优秀的剧本,试图制作出每一部都独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创新的排播和运营模式,以剧场的形式集体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影响力,同时也会有超强的联动效应。然后从用户的收视习惯来看,其实会发现现在的生活节奏是非常快的,他们的时间被碎片化,所以短剧集的体量也非常适合网生一代和生活节奏紧张的用户。
第一财经:爱奇艺曾推出爱青春、奇悬疑剧场,能否详解剧场化运营模式?如何理解剧场化运营的规模化效应?
戴莹:剧场模式其实是一个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排兵布阵的过程,既要做到理念统一,又要做到类型创新,在运营上也不单是一个项目的执行,更多的是在前期要做到的全局整体考量。优势在于一旦确立了这种模式,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大家有了标准。
但挑战也在于,如何去不断完善这个模式,如何在这个模式上创新,不被它束缚。迷雾剧场是之前奇悬疑剧场的升级,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品牌运营上,这次迷雾剧场以厂牌的方式诞生,后续我们会把剧场更加品牌化地运营,除了现有的“肯德基KCoffee”、“xiexiecha”等品牌的跨界合作外,我们还将针对这个品牌做更多线上、线下的品牌延展。
第一财经:六部悬疑类型的短剧集构成了迷雾剧场首轮片单,这些项目是如何确定的?排播顺序是否有讲究?
戴莹:首批迷雾剧场的作品,我们最为关注其作品的独特性,这也是每个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整个迷雾剧场的规划周期有2年至3年的时间。我们在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项目实际制作情况来进行排序和排播,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这些项目上线的时候能得到最好的反馈。
第一财经:目前网剧的发展处于怎样的阶段,为什么能够吸引影视行业的实力派演员和优质团队集聚?
戴莹:网剧的发展依然很快,现在已经很难用数字去定义它。因为除了不断有年轻的团队产出内容,还有非常有经验的电影、电视剧团队纷纷加入,有了人才的聚集,好内容一定会越来越多。现在影视环境不如从前,能坚持的都是足够热爱和有足够实力的团队,市场恢复需要大家相互支持。从单一项目来说,我们的标准、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高,我们决定去做的一定是反复打磨的项目,这也是吸引更多优秀实力演员加入网剧行业的原因,好演员需要好剧本,我们也需要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