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大型银行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5万美元左右。” 6月19日,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我国大行人均营业收入与国际大行差距持续收窄。
该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2019年11月公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根据选取的17家中外银行进行经营效率指标对比分析,其中包括我国4家大型银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国际主要经济体的13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对比结果显示,我国四家大型银行部分经营效率指标持续提升。
具体而言,一是我国大行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稳步下降。2019年我国大型银行平均成本收入比约为27%,大幅低于国际大行70%左右的平均水平。从指标看,我国大型银行单位成本投入的产出超过国际大行两倍,其中两项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型银行的管理费用、员工费用等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二是,我国大行金融服务客户数与劳动生产率优势较为明显。2019年,我国大型银行平均服务的手机银行客户数接近3亿,普遍超过国际大行手机银行客户数的数倍甚至十多倍。我国大型银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很大程度得益于科技替代程度不断提高和业务流程持续优化。比如,2019年我国大型银行电子银行分流率(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受理的业务占比)为97%,较十年前几乎翻倍,通过线上业务逐步替代传统柜面业务,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服务效率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行人均营业收入与国际大行差距持续收窄。根据介绍,2019年,我国大型银行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5万美元左右,虽然仍低于国际大行35万美元左右的平均水平。但近十年来我国大型银行人均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年化增长率约为10%,人均营业收入由十年前占美国大行的三分之一,逐步增加至目前的约三分之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大型银行经营管理取得长足进步,资产规模快速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加强。通过深化改革,推进科技应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部分经营效率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银行水平。但我国大型银行在经营理念、综合服务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步,大型银行还要持续加快转型发展,完善公司治理,强化科技支撑,从技术与人才上要效率、从治理和风控上要效率,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