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09年暴跌了5.7%,但随后两年却以4.2%、3.9%的速度迅速反弹,类似的情形会再度上演吗?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德国今年第一季度GDP下跌了2.2%,却已是发达国家中跌幅最少的数个国家之一。由于整个4月德国社会经济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第二季度的情况预计会更糟,不过随着疫情逐渐稳定,如无意外,下半年将迎来复苏,但力度能有多大,仍存诸多不确定因素。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总经理赫尔曼(Robert Herman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只要疫情管制不再次收紧,第三季度起德国经济有望好转,不过其他销售市场的经济能否快速恢复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首席经济学家沃拉博(Klaus Wohlrabe)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经济最严峻的时刻已经过去,当前的财政宽松政策让德国企业对未来数月的信心不再像之前那样悲观,不过出口形势很难迅速得以改善,因为重要的销售市场(比如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目前的经济回暖情况均不如德国。
第三季度将反弹超过10%?
据德国官方疫情发布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数据,德国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已连续数日少于500人,而此前大多数确诊的病例均已康复。
自5月初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放宽管控后,疫情并未出现第二波高峰,这使得投资者对经济的信息有所恢复。欧洲经济研究中心19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德国投资者5月对市场的信心为51.0,大幅高于预期的32.0和4月份的28.2。
德国莱布尼兹经济研究所(IWH)对 德国经济的前景十分乐观,该研究所预计第三季度增长率将达到10.7%。
IWH副所长霍尔特默勒(Oliver Holtemölle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疫情管控措施进一步放宽,大部分行业都能快速恢复,但旅游业和餐饮业例外,疫情对其负面影响将长期持续,很难在短期内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法兰克福当地一家中餐馆老板、来自温州的李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他表示虽然门店现在已经可以营业,但他打算暂时只提供外卖服务,“展会和旅游团的取消对我们影响很大,几乎少了大半生意,即使现在重开也不会有太多客人上门,反而会大幅增加经营成本”。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上外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方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欧洲范围看,德国的经济前景相对并不悲观。比如:3~4月,德国发电量只下降8%,而不少欧洲国家的降幅都在1/3上下;旅游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比重虽然逐年提高,但比起许多经济实力较弱的欧洲国家,其占比依然不高,对经济的拖累程度有限。
周方还认为,德国的传统制造业很难成为复苏的主力军,因为德国制造业受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极大牵制。全世界此起彼伏的疫情让德国企业在生产、运输、仓储和交付等各个环节都出现了延迟甚至取消,而世界范围内有效需求显著下降预计会持续较长时间,这将给以出口为导向的德国制造业带来重大打击。
此外,秋季出现第二波疫情的潜在风险也让不少德企在复工的同时,仍免不了忧心忡忡。德国电商Ceconomy的总裁迪特曼(Bernhard Düttmann)4月初时曾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因此他对疫情的态度尤为谨慎,“我们不能排除因第二波疫情而再度关闭商店的可能性”。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他表示为了防控风险,目前已申请了近30亿欧元的信贷额度,一旦疫情再次袭来,这批额度有助于其避免陷入流动性危机。
霍尔特默勒也警告称,只要疫苗还没有面世,企业都必须要做好对疫情的预警和防控,如果发生大面积复发,经济将无力应对。
新一轮措施将以刺激消费为主
早在3月,德国联邦政府就公开了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其中包括短期雇员补贴、紧急纾困计划、流动性支持等,以期减少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
5月25日联邦政府透露将进行新一轮的刺激措施,以减少企业和民众的税务为主,预计至少涉及50亿欧元的减税。
沃拉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德国政府此前的刺激措施的目标都是企业,现在看来效果十分不错,下一步措施则应该刺激民众消费,让他们重拾购物的信心。
上周德国财政部长肖尔茨(Olaf Scholz)曾表示要加强德国家庭的购买力,按照他的计划,一个家庭每有一个孩子即可获得300欧元;另外餐饮、酒店业主、艺术家们也将获得额外的资金补助。
不过在危机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就希望民众更多消费多多少少有些一厢情愿。德国央行(DZ)的最新预测表明,因为疫情,2020年德国人储蓄率将会上升至12.5%,较2019年的10.9%大幅提升,为1992年以来新高。
居住在法兰克福的张女士已在德国生活近10年,她对第一财政记者表示,由于自己平均税前收入并不高,减税能给她带来的福利并不多,而且她从事的是旅游业,收入十分不稳定,碰上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即使政府直接发钱,也不可能去消费,宁可先存着再说”。
霍尔特默勒认为,联邦政府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并没有抓住重点,私人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已得到政府的支持,进一步刺激消费没有多大意义。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施行卫生政策遏制疫情,只有感染风险大大降低,经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其次是为企业提供更多流动资金支持,以防止物质和人力资本贬值;最后是危机成本的重新分配,即必须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教育和研究的公共投资,这些都不能通过经济刺激措施来解决。
周方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新冠病毒疫情有望成为德国数字化的催化剂。信息技术产业将与传统制造业紧密结合,成为德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一家名为TeamViewer公司通过提供工业机器人的远程操控,远程访问软件等产品服务,使在家控制工业生产变得可能。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六成。
专家:中德应加强开放、合作才能双赢
中国是德国重要的进出口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对于德国经济无疑也是重大利好。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26日在德国《商报》撰文指出,当前中国和德国的经济社会运行都处在回归正常的道路上,中国愿同德国一道抓住后疫情时代的机遇。
沃拉博表示,中国的全面复工和社会生活常态化对于德国经济也十分有利,不但有助于供应链恢复,也能为德国企业带来大量需求。赫尔曼也表示,德国制造业将从中国的复苏中大为受益,尤其是汽车行业。
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大众汽车集团成功的引擎”,在中国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逐步恢复并在4月份取得了超过去年同期水平的成绩,且市场份额上升了1.7%,达到了21%。
吴恳在文中还透露,“德国是我们就建立复工复产人员往来快捷通道进行商谈的首个欧洲国家,双方很快取得了共识。”
赫尔曼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称,对于许多公司而言,希望都寄托在亚洲,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2020年仍能保持经济正增长预期的地区。不过他也表示,中国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德方想在中国获得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他希望9月份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中欧峰会上事情能有所进展。
霍尔特默勒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德双方都是国际间分工与合作的受益者,两国应依靠相互开放、宽容、合作来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