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资产的迅速成长是近年私募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时代的缩影”,受到国内资产管理业的广泛关注。
2014年初,邱国鹭离任南方基金投资总监,着手搭建高毅资产初始团队,10个月时间拜访了数百位基金业人才。2015年2月,高毅资产开始发行第一只产品,此后在起伏不定市场中稳步前行,运营三年即发展成为头部私募之一,如今运营满五年,投资业绩持续优秀,三年、五年业绩均位居大型私募基金前列。高毅资产擅长深度研究,是全市场知名的研究型买方机构和价值投资“风向标”。
高毅资产在国内首创了“平台型私募”模式,以优良的机制与高标准的平台吸引了一流的基金经理,公司旗下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平均从业超过20年,他们表现出持续优秀的业绩和鲜明的投资风格,并持续分享价值投资思想及投资方法,获得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2018年上半年,高毅资产多位基金经理主动封闭产品,控制规模。高毅资产确定了全面整固的战略,在内部运营、合规梳理与系统建设等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各个业务条线的目标向国内国际最优秀的同行看齐。
与此同时,高毅资产将眼光放到了海外,希望引进国外大机构的长线资金投资中国。2018年底,在A股市场一片悲观声中,高毅资产开始接触海外成熟的大型机构。一年后,这一战略获得了成功,去年下半年以来高毅资产海外业务发展迅速,陆续有世界领先的大型主权机构、养老金、捐赠基金成为公司客户。
日前,中国基金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高毅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邱国鹭。他表示,虽然疫情当前,外资机构对高毅资产的兴趣和关注不减,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普遍比较乐观、比较有信心,一直在不断增加中国资产的配置。
“高毅资产的风格是,在顺境中会放缓步伐,在逆境中会力求发展。2020年,高毅运营满五周年,也是逆市发展、再出发的一年。”邱国鹭说。
五年磨一剑
各业务条线向行业最佳看齐
记者:高毅资产运作五年,已成为国内最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请具体介绍一下高毅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
邱国鹭:高毅资产成立之初,我们就有要做百年老店的想法,只不过,当时说还是有点早,现在回过头来看,这5年的发展比预想更快一些。我们的起步其实不太顺利,2015年上半年发行了3只产品,在上证综指四、五千点的市场高位建仓。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我们的起点比较高。
2015年中股市就开始下跌,在之后大半年的时间里,市场经历了三轮“股灾”。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市场最狂热的阶段,坚守了初心,坚定做价值投资。因此,在后来市场的剧烈震荡中,我们相对比较主动,上证指数最大跌幅达49%,高毅旗下产品回撤控制得相对较好。
2016年两次熔断后,市场渐渐复苏,高毅整体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回报。2017年本质上是一个蓝筹股牛市,跟我们的风格比较匹配,这一年是高毅的大年。这样,高毅三年累计获得了较好的业绩,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
2017年下半年,高毅迎来快速发展期,这一势头持续到2018年上半年,我们感觉发展速度有点快了,就刻意放慢了速度,从2018年到2019年,公司进入了一个整固期。
记者:具体做了哪些整固工作?
邱国鹭:一方面,我们基金经理开始主动封闭产品,控制规模。我们对私募行业的商业模式是比较了解的,见过无数一夜暴红又一夜垮塌的私募机构,快速发展是好事,但也可能掩盖很多问题,内功不够,遇到风险下来也是很快的,需要时时保持警惕。所以,我们从来不愿意强调规模,因为规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的机制、团队、文化。
另一方面,公司开始苦练内功,力求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机构化。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做内部运营以及合规的梳理,在IT上做了比较大的投入,在各个业务条线我们都尽量向国内外最优秀的同行学习,向行业最佳看齐。
高毅管理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寻求长期资本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可以让我们秉承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因此,在国内我们开始倾向于发行锁定期较长的产品(三年期及以上),寻求认可我们投资理念、愿意较长时间持有产品的投资者,引导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意识,与我们一起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同时开始接触一些海外成熟的大型机构投资人。
海外业务获较大突破
一些头部机构成为投资人
记者:据了解,高毅海外机构业务有较大突破,请介绍具体情况。
邱国鹭:过去两年,高毅开始接触海外长期投资的机构,我们希望引进国际的优质资金,引进长期稳定的资本,来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高毅海外业务发展速度比较快,一些全球头部的大型主权机构、养老金、捐赠基金等专业的机构客户成为了我们海外业务的投资人,我们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公司,并拿到了当地私募基金管理牌照。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的客户群影响公司的投资文化,决定你能不能奉行长期投资理念。将海外长期战略机构投资人引入中国资本市场,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资金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生态圈的发展。
记者:中国最早控制住疫情,中国资产会否成为外资的避风港?
邱国鹭:我们接触到的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经济长期的发展前景,对中国的投资也是从长期战略配置的角度出发,即使短期面对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中国感兴趣的外资机构还是源源不断进来。海外机构投资人过去一两年一直积极对我们进行尽调和投资,今年这个趋势并没有改变。
共同研究独立投资
打造“优秀投资人的俱乐部”
记者:高毅资产成立以来取得了优良的投资业绩,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邱国鹭:决定投资业绩最重要的有两个因素:一是人的因素,高毅目前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几位资深基金经理的经验和投资能力。我们主要的基金经理都有20年以上的投资经历,经历过多轮牛熊,而且大多数都管理过大资金,获得过长期持续优秀的业绩。
另一个是文化的因素,要创造长期主义的投资文化,让公司真正能够着眼于做长期正确的事。高毅资产建立起了偏长期导向的文化,面对短期的市场波动和业绩压力,我们更能接受,也能处理得较好。
平台型私募在这方面也有一些优势,我们有6个基金经理,一两个基金经理短期业绩有波动,问题不太大。很多私募是以一个创始人为中心,如果一两年业绩出现波动,创始人要忙于应付渠道、客户投诉,可能会分心,影响公司发展。
市场的短期波动谁也无法控制,所以我们也尽量创造一个环境让基金经理们专注于创造长期价值,我们国内新发行的大多数产品锁定期在三年以上,我们在海外拓展的也是很长期的机构资金,客观上提高了基金经理承担市场短期波动的能力。
记者:请介绍高毅资产的投研管理体系,6位基金经理之间怎么配合?
邱国鹭:我们创建高毅资产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个“优秀投资人的俱乐部”,聚集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研究员,互相切磋,共同研究。对同一个问题,从全方位多角度探讨,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也习惯于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和辩论,通过观点碰撞,加深对公司、对产业、对商业模式的认识。高毅的几位主要基金经理有着平均超过20年的投资及从业经验,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大家从多视角看问题,可以看得更清楚,达到“1+1>2”的效果。
高毅运作五年来,投研团队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投资文化,大家“共同研究,独立投资”。我们不需要统一意见,而是各自独立地做自己的投资决策。
记者:业内普遍认为,高毅的研究做得比较扎实,你们怎么做研究?
邱国鹭:投资本质上是一个认知变现的行业,高毅主张更好的研究创造更好的回报,也一直致力于在公司营造研究型机构的氛围,致力于培养深度研究的文化。我们几十位投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平台为投资提供支持,基金经理带领研究员共同成长,倡导独立思考和充分辩论,形成求真知的文化。我们希望能够在喧嚣环境中摆一张安静的书桌。
高毅的整体投资理念,是基于基本面研究的价值投资,我们几位基金经理过往有各自的阐述,关注的角度和侧重点或有不同,但都重视基本面和长期价值。我们也鼓励研究员做超越市场的深度研究,着眼于长期趋势的把握,以及对行业规律的认知。我们努力寻找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以及产业变迁和价值创造的机会,在行业变迁的关键时点,找到行业持续性结构性的变化。
经过五年的磨合与配合,高毅的研究状态开始渐入佳境。
记者:高毅资产目前的规模比较大,规模与业绩会不会有冲突?
邱国鹭:我们对私募的商业模式想得比较清楚,不会盲目追求规模,我们很早就确定,如果规模跟业绩起冲突,一定是业绩优先。我们也很少谈规模,而且很多时候会主动封闭产品,我们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到一定程度都会停一停,感觉舒服了,再往前。
高毅可能规模稍大一些,但我们有6个资深基金经理,平均管理规模并不算太大。我们的团队跟投资文化,也比较适合管理大规模资金,我们基金经理大多都有管大资金的成功经验,像邓晓峰和孙庆瑞在公募也都管过超百亿,而且业绩都很好。另外,我们的投资风格偏基本面和左侧投资,决定了我们的投资容量比较大,对于许多股票,我们经常买早了,也卖早了,说明离我们的管理上限还有相当距离。
记者:是否考虑增加新的基金经理?你心目中理想的基金经理是怎么样的?
邱国鹭:资产管理公司是以人为本的生意,人才是重中之重,公司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了能够聚集最优秀的人才,留住最优秀的人才。我们也知道,第一流的人才很贵,第二流的更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引进人才方面没有指标,“宁缺勿滥”,始终坚持较高的标准和要求。
优秀的基金经理可遇不可求,过去几年我们虽然一个基金经理都没增加,但其实一直很努力在寻找,这几年我见了很多基金经理。对于要增加多少基金经理,我们没有规划,也没有目标,见到特别合适的才会考虑增加。我们今年可能增加新基金经理,这将是高毅运作5年来第一次。
我们对基金经理的要求,首先要经验很丰富,经历过多轮牛熊市的考验和洗礼;第二,他的投资方法要可持续,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内部提法,尽量找“七年八年,数一数二”的人才,“七年八年”是时间要够长,“数一数二”是素质要够优秀。
记者:你心目中的高毅资产是什么样的?未来高毅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邱国鹭:我们更多是以一种做百年老店的心态,去做一件可积累的事情,至于五年、十年以后要做成什么样子,我们的态度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在投资上,我们注重取舍和聚焦,要做专注的平台,合适的时候才会去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在公司运营上,包括合规、法务、运营、IT、客服,我们采取的是对标业内最佳的准则,向国内国外最优秀的同行学习,包括私募和公募,只要有公司做到,我们就努力向它看齐。
对高毅来讲,越是逆境我们越愿意发展,2018年底市场最悲观的时候,我们开始接触海外投资人,跟他们讲中国的未来,讲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标的估值很低,基本面很扎实,行业格局很清晰。现在,因为疫情,市场再次面临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决定在2020年逆市再出发,高毅资产正在酝酿更多的发展战略。
未来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中短期做好应对各种情况准备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海外蔓延,你如何判断未来经济与资本市场走向?采取什么投资策略?
邱国鹭:今年的确是很不寻常的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一季度首次出现经济负增长;从世界范围看,则面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衰退。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确实是百年一遇的危机,“百年一遇”这个词,在资本市场基本是每十年就出现一次,然而从经济受损的程度和范围来讲,这次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历史上有过类似的疾病大暴发,但从来没有一次让这么多国家同时经济停摆一两个月以上。而且,世界经济从未如此依赖服务业,也从未如此依赖国际贸易跟国际化的供应链。
我们做投资,希望能够依靠自己去把握可控的因素,对不可控的因素则只能承受。现在感觉不可控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巨大,今后一两年内,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到底能否被控制,今年冬天还会不会复发。
面对未来巨大的不确定,我的想法主要是两点:
一是中长期要更加坚定信心,因为疾病迟早会过去。特别是在这次疫情应对中,中国体现出优秀的国民素质、国民精神和强大的基层组织能力,我们对中国的长期前景保持乐观。
二是中短期必须做好各种准备。过去的一些危机,往往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先例,这一次疫情,我们感觉未知的因素比较多,所以短期内要做好各种准备。但是,又不能过于悲观,因为世界多国在经济停摆的同时,推出了巨额的财政刺激和货币刺激政策,力度远超2008年。
决定股市的三大因素是流动性、估值、基本面,股市本质上是这三个因素的博弈。现在有大量的流动性,估值不算高,哪怕美股涨了这么多年,经过前期的调整,估值也是合理的;港股是全面低估,A股相当多的股票也不贵。基本面上,今年上半年有巨大的挑战,一季报不是很理想,半年报也不会太理想。但是,有这么多的流动性,市场可以选择忽略中短期基本面的恶化。未来一两年内,基本面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疫情控制住了、今年冬天不复发,基本面大概率会大幅反弹,但也有可能中国控制住了疫情、海外没控制住,或者发达国家控制住了、发展中国家没有控制住,中国有一半的出口是到发展中国家。还有供应链的问题,造一个手机、一辆汽车,需要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缺几个都可能生产不出来。
一般来讲,流动性决定市场的短期波动,因为流动性变得最快,估值决定市场的中期涨跌,基本面决定长期前景。这三个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流动性充裕的时候,估值会比较高,后续基本面也会比较好;基本面不好会影响估值,但流动性可能更加宽松。短期的股价,有时候不一定反映真相,有时候反映的是一种幻觉,可以是极端亢奋,也可以是极端恐慌。3月份美股曾出现四次熔断,就是极度恐慌。不要低估群体非理性的程度,也不要低估群体非理性能够持续的时间。
记者:A股市场春节后一直比较有韧性,但海外疫情仍在蔓延,A股未来会不会补跌?
邱国鹭:到目前为止,A股市场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也不能排除以后因为基本面的变化或市场情绪的变化,出现补跌,甚至出现短期恐慌,各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总体上,未来仍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不知道疫情会怎么发展,即使是医疗专家、公共卫生专家,也很难预测疫情最后会怎么样。现在各国陆续重开经济,中国已经很好地控制住了复工复产可能造成的疫情二次复发,但海外不一定能控制住,如果出现复发,会不会又停摆,我们也不知道。
面对短期巨大的不确定性,我是不太愿意去赌。中短期我们看不清楚,有可能涨,也有可能跌。中国这次比较有定力,政策调整幅度相对小,流动性带来的估值提升空间不会太高。总之,我们希望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形做好应对的准备,宁可备而不用,宁可损失一些收益,也要做好风险控制。
记者:你是否减仓?在疫情下,怎么调仓换股?
邱国鹭:我仓位略有调整,但总体仓位一直都比较高。在疫情开始时,我就做了一些调仓换股,重点往互联网公司转,主要聚焦电商、游戏、快递等行业的龙头公司,当时的判断是,不管经济好不好,它们都会继续增长。
我目前主要关注两个领域:一是互联网龙头,二是比较侧重银行和保险。春节后经济停摆,金融股看上去受伤很严重,保险股是基本停摆了两个月,银行股则有两重担心:一是经济不好带来的坏账提升,二是低利率环境带来利差缩小,降低盈利能力。这些担忧都有一定道理,但它们目前的估值已经反映了悲观的预期,而且银行的一季报其实还不错,半年报预计大概率不差,加上低估值提供的安全边际,是比较不错的投资品种。疫情对银行的基本面的确有负面影响,但影响比大家想象的要小一些,特别是很多银行提取的拨备非常充分,应对风险的能力很强,对优质的金融股,我是比较坚定持有。
另外,在市场的波动中,我们也准备择机加仓一些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我们正加大对相关行业的研究。我们欢迎不确定性,是喜欢中短期不确定性带来的低价格和低估值。我们也不会参与爆炒类似于口罩概念股这类的短期热点。
记者:美欧各国采取积极刺激政策,后续会有什么影响?
邱国鹭:美欧这次是打开水龙头放钱,短期对支撑市场有帮助,但长期肯定有副作用和后遗症,三五年后,可能需要担心通胀问题。
美国经济原来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谁得到多少回报,现在整个市场停摆了,由国会来决定谁得到多少钱,用看得见的手替代看不见的手,效率肯定没有以前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台了将近5万亿美元刺激政策,很难保证都花好。到底该给谁,决策不一定都是科学的,可能有些该给的没得到,不该给的拿到了,而且,5万亿美元增加了需求,还要看有没有相应的供给跟上,如果供给跟不上,很大可能会发生通胀。
另外,接下来的国际经济、政治将进一步复杂化,国际贸易秩序跟国际产业链布局,是否有新一轮的洗牌和重构?如果重构,是否会导致效率的降低?比如原来该向中国买的东西,不向中国买,向其他国家买,可能价格更贵,品质还不如以前,这些都可能带来通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