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一季度中国经济遭受重创,尤以第三产业为最,餐饮、旅游、影院、酒店、会展、培训等行业面临的冲击不亚于新一轮洗牌。然而,暗淡的疫情背景下也折射出新的“亮光”:服务业供给方式的数字化替代带来了另一种增长,依托数字化的在线零售、医疗、游戏以及物流快递等行业逆势上扬。
如果说,17年前的非典疫情加速了中国零售业的数字化进程,疫情则为中国服务业的数字化升级按下了快进键。最直观的是,生活服务业新模式得以加快发展:线下向线上“迁徙”,企业自主开发数字化平台或者与大电商合作,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拓展、客户沟通、订单达成、物流和配送管理;服务的标准化、集约化程度大大提升,“一对多”的中央厨房快速发展,标准化的生鲜配送、半成品配送迅速增长;行业融合互助,行业、企业和商户之间抱团取暖;全面推广无接触消费。日前,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疫情期间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新趋势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生活服务业的数字化建设。
服务业数字化价值充分彰显
疫情期间,一大批“宅男”“宅女”被迫养成。如果没有数字化服务平台,“宅生活”将无法想象,正是有了在线买菜、送药、购物、代缴水电煤费用以及在线问诊等数字化服务供给,全民自主居家隔离的抗疫“统一战线”才得以形成。
与此同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服务业数字化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疫情信息传递、口罩的发放以及与确诊者的同乘查询等,数字化平台服务很好地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说,疫情让服务业数字化的应用直接触达到了每个个体。
商家对服务业数字化的价值认同更为深刻。对于本身有数字化服务渠道的商家而言,此次疫情冲击可以更坚定其发展数字化服务的方向,比如盒马鲜生,平时本身就是线上线下多渠道运营,疫情使得线下运营难度大,但通过线上渠道仍可服务消费者。而对于那些只关注线下,没有布局数字化服务业的商家,疫情期间就特别难熬,虽然消费者的需求还存在,但与消费者的渠道阻断了,只能“望洋兴叹”。在这种情况下,随机应变越快、拥抱数字化越快的企业,如西贝选择与盒马合作,熬过冬天的可能性就越大。更多消费者和商家意识到:没有服务业的数字化,生活服务的质量将没法得到保证,商业活动也会受到限制,盈利能力也将大打折扣。
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越过“冬天”,疫后经济将重新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在此过程中,服务业数字化将扮演重要的引擎角色。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产业:2019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3.9%。但另一方面,只有小部分完成了数字化转型,还有80%的服务业没有数字化。可以预见,如果未来中国的服务业完成数字化升级,其带来的巨大势能将无可限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机会,也是企业发展“谋长远”的价值追求。过去几十年,中国先后经历了零售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城市治理数字化,下一个阶段必然迎来服务业数字化。
服务业数字化升级乃大势所趋
在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个焦点议题即“服务升级”。会议指出,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其中,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的新图景,更是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不管有没有疫情,服务业数字化升级都是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既定战略。疫情的发生,只不过让人们意识到了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的紧要性。从市场的角度看,消费者和商家对服务业数字化的需求是内生性的,不是仅因疫情而产生的临时选择,疫情过去之后,这种内生性需求将强劲驱动服务业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而在疫情期间做的服务业数字化业务,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有助于扩容服务业数字化用户并形成用户习惯,比如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
服务业尤其是政府服务供给方式的数字化,已经推进了一段时期,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期相比,服务业数字化还远远不够。
一方面是“普惠度”不够,对于特定人群、特定区域,比如老年人、三四五线城市的居民,这群人同样有使用数字化服务的需求,但针对他们的服务业数字化程度还不高;
另一方面,即使在服务业数字化相对普及较好的一二线城市,也存在着资源分散、数据割裂且封闭的情况,各类服务分散在各种APP中,居民需要下载或关联多个服务提供者,这无疑是服务业数字化的另一种重复建设。
因此,打通数据壁垒、共享网络资源、提升服务效率,打造“一站式数字生活服务平台”成为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的内在要求。
打造服务业数字化“新基建”
从政府管理、城市治理到企业运营,整个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在疫情中学会了在线上协同办公,诞生了诸多SaaS化软件。这既大大提升中国各层级、多领域的服务效率,更让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应该说,数字化服务成了抵御疫情冲击的坚实力量。其中,数字化服务领军企业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比如,在疫情暴发后,支付宝第一时间推出“疫情服务直通车”专题页面,连夜为全国医护人员设立“健康保障金”,紧急成立全国赴湖北医疗队生活物资保障组,推出“健康码”助力各地分类复工复产……
打造一站式数字生活服务平台,是服务业数字化升级的时代使命,而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者。早在12年前,支付宝就以在线缴水电煤率先开启了服务业的数字化,现在有超过一半的用户用支付宝,是为了使用各种服务。原来支付宝给大家的感受更多是金融工具,随着更多的“吃喝玩乐”数字生活融入,支付宝已悄然“变脸”。其“变脸”的核心是把积累了多年的能力,进一步赋能给广大的服务业商家,助力他们实现数字化转型。
实现中国的服务业数字化升级,需要千千万万合作伙伴来一起推动、共同建设。在3月10日举行的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宣布,打造支付宝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聚焦服务业数字化,并立下目标:未来三年,携手5万服务商帮4000万服务业商家完成数字化升级。他表示,支付宝升级成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就是要以前所未有的生态开放力度,携手服务商推动线下服务业加速变革,就是要打造服务业数字化的“新基建”。
未来,更多的服务业数字化“新基建”将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国服务业也有望通过数字化升级实现弯道超车,跨越成为互联网时代服务业的新范式,为疫后中国经济的腾飞注入新力量。
(作者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