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基于6.6万份样本的女性职场调查显示,生育仍然是女性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六成职场女性不认为结婚和生育是人生的必需品。
智联招聘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发布的这份名为《2020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下称《报告》)称,若想要从根本上激发女性的生育意愿,急需进一步改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文化以及上线更多的生育保障性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囯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郭瑜对第一财经表示,生孩子并不可怕也不艰难,但是养育的责任和投入才是降低生育率的元凶。最佳出路是完善生育保障制度,比如建立0~3岁儿童照顾的帮扶机制,倡导父职理念和父亲产假育儿假制度等。
职场女性正在逃离婚育
联合国妇女署的数据显示,在过去27年中,性别不平等现象只减少了2%。相同的职位,女性的收入仍然比男性要低,这个现象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
《报告》称,婚育被女性看做实现职业发展的最大牵绊,部分职场女性正在尝试放弃婚育,试图活出另一种人生。
调研显示,认为结婚和生育是人生必选项的女性均远低于男性,分别占比41.75%和42.08%,整体不足一半。而男性对此却非常热衷,认为结婚和生育是人生必选项的占比分别为70.72%和67.54%,整体接近七成。
部分女性想要逃离婚育的原因,在于她们认为生育是造成职场中性别不平等的主要原因,63.98% 的职场女性认为“生育是女性摆脱不掉的负担”,38.97%的男性认同这一原因。
调研还显示,职场女性遭受的不公正多源于性别。58.25%的女性遭遇了“应聘过程中被问及婚姻生育状况”,27%的女性遭遇了“求职时,用人单位限制岗位性别”,8.02%的女性曾遭遇“职场性骚扰”,还有6.39%的女性曾遭遇“婚育阶段被调岗或降薪”,而遭遇这些不公的男性屈指可数。
一位互联网“大厂”的人力资源总监对记者表示,由于公司在招聘年轻女性员工时会考虑她是否会在短期内结婚生育,导致有些女性求职者会在简历中写“已婚已育”,在全面放开二胎之后,为了打消老板的顾虑,有些求职者还会写“已婚已二胎”。
郭瑜表示,生育的保障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生育保障主要是生育保险加产假哺乳假等;而0~3岁儿童的照顾问题,以及儿童青少年成长时期的日常照顾养育,更多地还是被视为母亲的责任。因此用人单位有性别偏好甚至歧视也可以理解,毕竟企业的首要目标不是承担社会责任,而是效率和盈利。
郭瑜认为,当前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建立0~3岁儿童照顾的帮扶机制,倡导父职理念和父亲产假育儿假制度,以及基于此次疫情宅家工作的经验,探索实行居家工作和弹性工作制。
例如,德国通过建立完善慷慨的津贴与育婴假制度积极保障家庭照护职能,并通过不断加强公共托育服务建设,使德国的生育率和女性劳动参与率都保持在非常理想的程度,在欧洲可谓是一枝独秀。
第一财经也了解到,一些外企在生育保障制度上有优势,男性员工可以享有更长时间的陪产假和育儿假。以诺华为例,今年1月1日起,诺华全球育婴假落地中国,男性员工也可以享受至少14周的育婴假。
远程办公让四成职场妈妈更忙碌
今年调查到的一个好消息是,虽然当前女性的整体收入依然低于男性17%,但较去年的23%进一步拉近差距。
薪酬是衡量职场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同工同酬”的观念已经提出多年,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从全世界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男性平均薪酬高于女性的现象仍然是普遍存在。
《报告》认为,近年来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是薪酬差距逐渐缩小的原因之一,从本次受访者的学历分布来看,本科以上的学历人群中女性占比超过男性,整体看职场女性普遍呈现“高知”的特征。
男女薪酬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男女工作量上有很大的差别,相反,女性比男性要面临更多的来自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压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袭击,让不少职场人体验了远程办公,直观来看,职场妈妈拥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但调研结果显示,远程办公让40.63%的职场妈妈认为比平时更加忙碌,46.05%的职场妈妈认为工作效率提升,37.92%的职场妈妈认为远程办公更方便照顾家庭。而职场爸爸们对远程办公这一模式的认知则更多地集中在团队协作不方便、考验自律性等问题上。
对于复工后谁来照顾孩子这一问题上,爸爸妈妈们也各有偏好。职场妈妈更倾向于让长辈或亲人帮忙带娃,占比76.78%,有52.68%的职场爸爸也做了这一安排;另外还有41.28%的职场爸爸选择让妈妈照顾孩子,这意味着职场爸爸更倾向于将带娃的负担转嫁给妈妈。
《报告》称,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职场中也在奋力拼搏,这势必让职场妈妈更加难以顾全和平衡工作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