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经济增速放缓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位运行。在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发力下,经济增长并无失速之忧,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回升,全年将前低后高。
疫情已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2月经济活动大幅放缓,一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位运行,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未来三个季度经济增速需要明显回升,政策取向要更加积极。
决策层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两个“更加”的提出,意味着逆周期调节力度和应对疫情影响的措施将加码。
一方面,当务之急是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使这些超常规政策安排尽快落地见效。如各级财政安排的疫情防控资金,以及低成本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应尽快落实,火线驰援重点地区疫情防控。
另一方面,加强对形势的研判,及时研究、适时出台新政策。如有必要,财政政策可从提升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等方面发力。货币政策可通过适时降准包括全面降准及定向降准、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等方式,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在以两个“更加”为代表的调控政策发力时,有必要掌握好短期与长期、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把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转型结合起来。首先,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政策,确保政策落地精准。在对受疫情影响企业进行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时,要对企业经营情况、信贷资金流向、风险情况进行监测和把握,防止一些企业借此“搭便车”,坚决防范道德风险。
其次,重点支持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行业企业。尽管疫情对房地产等行业带来短期影响,但政策发力不应把房地产作为重点领域,而是应加大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以及涵盖科技基础设施的产业园区和交通类基础设施等行业的支持力度,为中长期经济转型蓄力。
再次,加大对医疗保健、养老等短板领域的改革力度。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国在医疗保健、养老等领域存在短板弱项,加大这些领域的改革力度,既有利于扩内需、促发展,也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关键的是将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总体而言,监管协调能力在不断提升,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必将继续沿着正确航线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