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开启“绿色通道”支援西贝,1.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从沟通到出款仅用4天
本报记者 徐天晓
西贝莜面村,这家经营32年的老牌餐饮企业,在今年这个不寻常的春节期间,因为“现金流预警”登上了头条。
在中央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保障的政策后,银行业向一线餐饮企业集体“应援”:在西贝发出呼吁后不到一周,浦发银行的1.2亿元贷款和3000万元票据融资紧急驰援,解了西贝员工工资发放这一燃眉之急。
西贝的遭遇,折射出龙头餐饮企业在疫情中的共同处境。《证券日报》记者近日深度采访了浦发银行与西贝集团,还原了西贝“闪电”获得资金支援背后的诸多细节,获悉西贝目前获得的金融支持情况以及接下来复产复工的相关安排。
西贝的资金围城暂时得解,但金融机构和餐饮行业的思考刚刚开始。疫情期间,西贝、海底捞等餐饮龙头相继获得银行“驰援”,得益于企业自身扎实的品牌积累和经营实力,也得益于金融机构的高效支持。但当前餐饮行业的经营主体仍然是中小企业,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让金融机构和企业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银行如何进一步转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理念?如何更多地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寒冬中的企业“添更多的柴”?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金融“救急”西贝
新增8亿元授信已落地
2月1日,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的公开表态“刷了屏”——这家有360多家线下门店,2万多名员工的餐饮龙头企业,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下,突然面临“若疫情无法有效控制,企业账上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的紧急状态。
在举国抗“疫”的关键时刻,西贝的“求援”迅速刷屏。就在2月1日当天,中国人民银行等5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随后,西贝在第一时间获得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应援”。
西贝餐饮副总裁楚学友对《证券日报》记者回忆称,西贝在发声后,迅速得到很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关心。“北京市金融局第一时间将西贝列入疫情重点防控企业,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对西贝不抽贷、不断贷,并联系了很多金融机构,帮助我们在疫情期间以更优惠的利率获得贷款,有效减轻了财务压力。”
第一个“打进电话”的机构是浦发银行,当时打出电话的是浦发银行公司业务总监曹江涛。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贝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如果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而经营不下去,这对企业是一个很大打击,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时候需要银行站出来。”2月3日,也就是春节后浦发银行复工的第一个工作日,“我通过我们的同事找到了西贝的联系方式,与西贝集团董事、副总裁刘勇燕女士进行了联系,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表达了支持意向。”
西贝此次引起众多银行的关注和重视,有多家银行主动伸出了橄榄枝。以浦发银行为例,《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西贝项目在浦发银行内部得到“最高”级别的重视: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亲自坐镇指挥,分管公司业务的副行长王新浩、分管风险业务的副行长刘以研进行统筹部署,从总行到分支行,全程为西贝开启“绿色通道”。
从2月3日双方初步电话沟通后,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以下简称“浦发北分”)成立了由分行行长室、交易银行部等5个部门以及下辖经办支行所共同组成的西贝餐饮营销工作小组。2月4日上午9点,浦发北分与西贝餐饮召开视频会议,共同商讨了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围绕西贝的具体需求,初步确定5.3亿元的授信额度,并随即展开尽职调查。2月6日晚上9点,浦发北分完成授信审查,并上报浦发总行审批。当晚10点50分,总行授信管理部批复。2月7日晚7点,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2亿元。
事实上,在疫情非常时期,资金信贷业务的快速落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疫情期间不便见面沟通,双方只能以视频会议的形式敲定意向方案。因西贝为浦发北分“首贷”客户,尽调内容相对较多,支行与西贝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多次电话会议,充分了解企业具体情况和需求,尽调资料通过先扫描提供、后原件快递的形式,以提高效率。其次,为避免见面交叉感染,浦发北分在收到授信申请后,通过线上审贷会、远程核保、线上提交、审核放款资料等方式,实现了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办理。
浦发北分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在为客户制定业务方案的过程中,确实遇到很多困难。为此,总行交易银行部、小企业经营中心、投资银行部积极协助分行设计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接。总行授信部门还主动与分行联系,协助分行对行业风险和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把握,并设置绿色通道,提前接收企业资料进行前置审查,最终实现分行上报后不到2小时就完成了批复。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发稿时,西贝已完成新增银行授信8亿元。据楚学友介绍:这些授信能保证公司至少2个月的用款需求。
在浦发银行之外,还有多家银行表示,也会对西贝予以支持。万一后续疫情恶化,西贝还可以继续通过金融支持寻求缓冲。
最重要的是
保证了工资的发放
西贝的遭遇是当前整个餐饮业的真实写照。
楚学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资金需求角度来看,西贝的固定支出主要有三项:员工工资、房租、原材料。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约30%,但主要采用现货现款和预付款两种方式购买,并无太大应付款压力。房租方面,很多物业予以了减免,此方面资金压力也不大。最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员工工资,在总成本中约占30%。
“目前西贝约有2万名员工,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这一特殊时段,企业根据客流,以平时的1.2倍至1.5倍进行配置。企业在节前支出货款大量备货,按计划春节期间流水可观,从大年廿九到正月十五期间的不到20天时间里,可以产生7亿元到8亿元的营业流水,占全年流水的12%至15%。但在营收断了之后,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已是西贝的重中之重。很多员工的抗风险能力不高,比如要交房贷、孩子要上学等等。”楚学友说。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月7日浦发银行发放的1.2亿元为工资专项贷款,在贷款下发后的第二天,西贝便用这笔资金支付了员工工资,浦发银行则对此笔款项的用途进行了监督。
除了员工工资外,对企业来讲,只有在满足疫情防控的需求下尽快复产复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在浦发银行的总授信中,其余部分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的复工复产。其中,在供应商层面,短期重点通过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又称票据包买或买断)、商票保贴等贸易融资产品,对为企业提供面粉、羊肉、辅料等必需品的大型供应商给予支持;通过设立1+N供应链融资额度,通过线上融资方式,解决企业上游的更多小型供应商的融资困难;在企业发展扩张层面,通过给予企业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置换企业存量到期贷款,以降低企业还贷压力。
在抗击疫情、助力企业复产复工过程中,资金需求高,时间要求紧,银行业的畅通服务必不可少。曹江涛称,浦发银行要求,对疫情防控企业,从分行发起授信到总行审批,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4小时。“我这里也会有一些大企业贷款需要审批,最近经常半夜收到审查员电话,告知审核结果已出。我们就要及时批复。”《证券日报》记者从浦发银行获悉,截至2月26日,该行已累计批复专项授信额度715亿元,均用于支持防疫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
以疫为鉴
巩固小微金融长效机制
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前,楚学友曾表示,目前西贝开启了全员营销,楚学友也每天在各个渠道推销西贝的各类外卖产品。
随着各行各业加快复工,2月21日,西贝开启企业工作餐预定,并通过餐厅消毒、员工佩戴口罩、监测体温等方式确保安全复工。同时,在餐品中携带标注餐品制作人、送餐骑手温度数据的“西贝安心卡”,让食客吃的安心。
但与正常营业相比,外卖收入仍相对有限。外部的金融支持对企业非常时期的生存非常重要,但只能是对抗疫情时的缓兵之计。只有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企业经营才能逐步回归正轨。
西贝是一家餐饮企业,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一环。有金融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重视疫情后续影响。“受这次疫情影响,餐饮行业的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企业重整上游供应链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资金成本。此外,受疫情影响,短期内人们外出就餐的意愿不易恢复,对餐饮行业后续经营也构成严峻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西贝外,海底捞也是此次疫情期间最受关注的餐饮企业。日前海底捞已获得中信银行及百度银行联合授信21亿元,用以度过疫情危机。其中,首批的8.1亿元已于2月19日到账。
对于西贝、海底捞这样的龙头餐饮企业来讲,在金融支持下可以获得宝贵的缓冲空间。但从整个餐饮行业来看,绝大多数中小经营主体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目前有监管机构人士表示,应适当提高对银行不良率容忍度,以调动其积极性。若过如此,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得到银行的支持。但是,与庞大的企业基数相比,银行能够提供的支持仍然有限。有不少分析认为,在疫情过后,餐饮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上升。
“餐饮企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包括大中小企业,不需要银行贷款的企业占大多数。”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类有银行贷款支持的餐饮企业。受疫情影响,这些企业营业暂停没有收入,贷款到期后可能出现逾期的情况。针对这类企业,银行按监管要求积极提供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具体来看,之前已经出台措施,以贷款到期后可以展期,以及对经营不错、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进行无还本的续贷服务,可以缓解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流压力,帮助其渡过难关。银行在提供降低利息、减免其他成本费用等方面的支持,对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降低压力可发挥积极作用。”
“另一类是没有银行贷款支持的小微企业,主要成本是人工费,包括工资、社保费、租金。银行用贷款给企业发工资、交房租不符合商业原则,针对这类企业,更需要的是和员工协商工资的支付方式,和业主协商租金减免等方式,来度过难关。另外,包括社保费阶段性减免政策以及公积金缓交的相关政策已经出台,这些措施对企业降低成本会更加直接,明显更有效。”温彬对记者表示。
在温彬看来,此次在金融抗疫过程中,对于临时出现还款困难的小微企业,银行可以通过展期续贷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但这些都是应急措施。小微金融在缺担保、缺抵押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信用贷款的占比和首贷率?需要银行建立新的小微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和第三方合作,特别是与互联网、电商平台以及场景金融的合作,还有第三方征信的支持。温彬称,“通过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可以更好提供信用贷款;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从事小微金融业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下一阶段,我们应该更好地建立长效机制,这是一个方向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