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客户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中小企业整体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在本次新冠疫情影响中首当其冲。市场分析认为,本次疫情对众多中小银行的经营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性等形成一定负面冲击。
地方中小银行在此次疫情过程中会受到的不良影响有多大?
在2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地方中小银行的客户主要是地方的中小微企业,这次受疫情影响的企业也主要是中小微企业,所以肯定对中小银行是有一些影响,但主要还是在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地区的中小银行影响比较大。
近日,东方金诚在调研新冠疫情对银行业影响的报告中截取了91家主要疫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数据,从统计结果来看,不良贷款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逾期贷款率高于5%的银行总共有18家,主要以河南、湖北和安徽等地区银行为主。
中小行补资本力度将加大
受经济周期性调整影响,叠加不良贷款认定趋严,2019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截至2019年末为1.86%。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增加主要受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影响。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刘绍芳认为,疫情短期内加剧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同时疫情持续时间越长,中小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压力越大。
疫情影响下,地方中小银行是否还有能力和实力支持地方中小企业?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判断,现在应该是有积极性的,目前央行给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利率是2.5%,银行贷出去是4.55%,有200多个(BP)的利差,应该有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在研究提供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持。比如给中小银行补资本,以及财税、金融其他方面对中小银行的支持。“下一阶段要根据银行贷款增长的需要,加大对中小银行补资本方面的政策支持,提升银行整体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肖远企认为,实体企业受疫情影响毕竟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传导到地方中小银行有一个时滞、缓冲期,而且从目前中小银行指标来看,资本充足率保持在12%-13%,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率都在100%以上,有能力为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提供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能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高层高度聚焦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改革,关注重点之一就是资本补充问题。
2月25日,国常会决定,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分别为1000亿元、3000亿元,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2020年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LPR加50bp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国常会的具体措施是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直接增加中小银行低成本资金来源,提高中小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能力。
“政策会密切跟踪5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使用情况,不断优化。额度如果不够,会考虑再增加额度。”刘国强强调。
“但是我们要做到底线思维,做到前瞻性,要预估到今后一段时间这些中小银行是不是还继续有这个能力来提供支持。正是因为有这个缓冲期,所以我们提前采取一些措施。”肖远企指出,人民银行再贷款等措施、银保监会鼓励本金和利息可以延长偿还时间、个别影响严重的还可更加延长,都是为了想方设法让企业的资金链不断裂。
肖远企强调,今后要加强对中小银行的支持,包括资本补充方面开绿色通道,在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方面加快速度,其他各个部门和地方政府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支持,提高中小银行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续贷要坚决防范道德风险
疫情防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金融系统当前的头等大事。
记者了解到,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银保监会支持银行机构对其在1月25日到6月30日到期的贷款进行展期和续贷。对少数受疫情影响严重,恢复生产周期长,行业和企业具有特殊性的企业,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偿还可适当再延长。湖北地区所有企业享受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的企业,同时鼓励银行机构对湖北地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在融资成本方面给予更大优惠,可以配备专项信贷规模,在考核上适当倾斜。
与此同时,严防部分企业“搭便车”也成为了监管的重点工作。肖远企强调,银行在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要遵循原来的风险管控标准和相应监管要求,对在疫情之前本身经营就不正常的企业,要坚决防范“搭便车”行为,防范出现道德风险。“防范风险是监管的底线,目前采取的临时性安排并不是放松监管标准,恰恰是防风险的手段。”
他表示,对于受疫情影响,本金和利息延期还款的企业,银行在客户分类和贷款分类上不做调整,客户的征信记录也保持不变。如果疫情过后,经过一段时间正常经营,这些企业还不能正常还本付息,该计入不良的要计入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