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衍生品市场正在运用其专业禀赋,为生产企业量身打造一系列期权方案,确保有效化解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日前,在《证券日报》记者率先报道“口罩期权”方案后,基于大商所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品种的“防护服期权”、“消毒液期权”方案也相继诞生。
记者通过多方了解到,在全民抗“疫”背景下,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业优势,针对特殊时期实体企业的多元化风险管理需求,在大商所等相关机构的支持下运用丰富的衍生品策略,为企业提供精准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方案。针对所需的医用物资,例如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等,其原料所对应的期货期权工具在保生产、防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助力产业链顺畅运转。
为保障物资提供期权“防护服”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助力下,一些现货企业巧妙利用聚丙烯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在非常时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升了防护力,为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提供了期权“防护服”。
杭州某大型化工贸易商是国内最大的聚氯乙烯流通服务企业之一,常年销售规模达100万吨以上,供应商达40余家,服务了遍布全国的终端聚氯乙烯用户5000多家。该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受疫情影响,节后化工品价格大跌,下游短期开工困难,公司库存积压、订单的风险也在增加,对现有库存套保需求强烈。但常规套保资金占用大,公司又担心价格在低位反弹。
华泰长城资本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与上述企业深入沟通后,双方达成了近5000吨聚烯烃看跌熊市价差期权的交易。“组合期权的权利金支出较低,远小于套保期货保证金,大大降低了资金占用。”若价格反弹,套保端的损失较小,仅限于权利金,期现整体效果更优。为了进一步优化效果,企业采用了跨品种的对冲方式,部分敞口选择了化工品关联品种里基本面更弱的品种对冲。
华泰长城资本相关人士介绍说,在下游企业远期订单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又需要提前控制采购成本,公司与其达成2000吨的聚氯乙烯看涨领口期权的套保交易。此举在尽可能规避价格上涨风险的同时,降低基差不利的影响,也为小幅的价格下跌预留了安全垫,使企业不必担心未来补库成本的增加。
据了解,该企业的上游部分是消毒防疫的次氯酸钠消毒原液生产商,生产过程中也同时会产出聚氯乙烯,为了满足疫情期间消毒液的供应,上游企业加大生产力度,而聚氯乙烯的正常销售和定价稳定无疑成为上游消毒原液生产商的定心丸。由此,“消毒液期权”也应运而生。
衍生品功能发挥再获认可
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成为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的关键。在这些期权方案中还有一个典型案例,江苏某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是瑞达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瑞达新控的长期合作客户,其主要生产原料是聚丙烯粉料,用于生产口罩的最外层和最内层无纺布,是生产口罩的核心材料。由于该企业节前聚丙烯粉料库存备料不足,且采购的定价模式是向上游均价采购,在加大生产口罩、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对近期聚丙烯粉料价格上涨存在担忧。
瑞达新控相关人士表示,在了解企业情况后,通过免收期权费的方式,向企业赠送一款以聚丙烯现货价格为标的的1000吨亚式看涨期权风险管理方案。当聚丙烯粉料的现货价格超出每吨7100元时,所产生的价格风险由瑞达新控承担,通过现金结算价差的方式给予补偿,为防控疫情和生产复工“双发力、两不误”提供切实保障。
除了场外期权外,企业同样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风险。据永安资本塑料部经理沈旭炜介绍,疫情对塑化下游企业的影响比较大,很多企业年前订的原料要求推迟交货,订单推迟交付。此时,很多上游企业选择了卖出聚丙烯等期货来对冲库存高位的跌价风险,贸易商择机选择买入低价的期货合约作为虚拟库存,下游企业同样利用期货低价买入相关合约,以此锁定加工利润。
“公司一直保持与下游企业的密切合作。在疫情发生以来,聚丙烯期货价格比年前下跌了约500元。2月6日,公司在温州地区的客户意向以6900元/吨的价格锁定5月份交货的1000吨聚丙烯,但在当时现货市场难以提供这个报价。公司积极报价,在6930元/吨的价位买入聚丙烯2005合约200手,同时签订5月份交货、6950元/吨的现货合同,解决订单需求。”沈旭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