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2月18日在线发布了全球首份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病理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报告中研究的死亡病例“活检”样本,采自一名1月27日死亡的男子,并非来自2月16日“尸检”的两例死亡病例遗体。
尽管此份病理分析并非通过完整尸检获得,而是通过患者死亡后微创病理检查(post-mortem biopsy),但是报告仍然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理与SARS和MERS极其相似。
报告为遗体“活检” 并非“尸检”
死亡后微创病理检查的方法与临床采用的组织活检操作相同,也就是“穿刺”组织的方法,只是操作时间在患者死亡后。这与严格意义上的“尸检”有很大的区别。
这份报告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发表,研究团队还包括了代表了中国临床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该研究团队表示:“此前由于没有进行尸检或活组织切片检查,因此一直没有新冠肺炎的病理报告。在这项研究通过在患者死后获取组织样本,研究了一名死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理特征。”
巧合的是,这份报告发表的前一天,2月16日凌晨,有两名新冠肺炎死者家属同意捐赠遗体,这让真正意义上的尸检成为可能,将对人们深刻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完整的病理。
目前由解剖获得的新冠肺炎病理已送检,有望寻找到新冠肺炎的致病性、致死性病理,给未来临床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依据。
不过有临床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尸检病理报告至少要等一周才能出结果,而且得出结果后也不一定会马上公布,因此前期的病理仍然可以作为参考。
“尸检很复杂,取标本要1-2天,整个过程到出确切的病理结果要8-9天,没有那么快。”重庆某三甲医院一位副主任医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尸检病理报告将透露多得多的信息。”
他表示,对尸体组织进行检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电镜、免疫组化和病原体确认等等。在尸体及其组织中,病毒存活一般在72小时甚至以上,尸体的病毒携带量是普通感染者的指数倍,因此尸检人员要至少采取P3级别以上的防护措施。
报告提出问题有待尸检回答
这份报告通过从一名1月27日死亡的50岁的男性死亡病例患者的肺、肝和心脏组织中采集的活检样本,发现肺和肝的活检样本显示病变,但无法推测肝损伤是新冠病毒感染还是药物性损伤引起的。此外,患者的心脏组织中没有实质性损害,这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不会直接损害心脏。
研究结果还表明,患者血液中的T细胞的数量大大减少,但它们却被过度激活,这能够部分解释该患者为什么产生了严重的免疫损伤。研究团队因此得出结论:淋巴细胞减少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常见特征,可能是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关的关键因素。
这份遗体活检报告中的发现,有望在2月16日解剖的尸体病理送检后给出答案。不过另一方面,尽管病理诊断发现可以帮助确定死亡原因,但是对于病毒是何时侵犯人体组织的时间点,仍然无法靠病理来判断。
上述重庆某院副主任医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病理学可以判断病毒是否直接侵犯了人体的某个组织器官,但是至于这个侵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病毒一进入体内就开始,还是复制一段时间后,还是接近呼吸衰竭或并发多器官损伤衰竭,这个时间节点可以根据病理的损伤程度来倒推,但是无法精确判断。”
尸体解剖是疑难和新发疾病诊断与研究的最基本和最重要方法,也是“最后诊断”方法。我国临床病理学院士卞修武教授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临床诊断对不对?治疗上需要如何改进?尸检及对样本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诊断,是目前揭示疾病真相的最权威手段。”
卞修武院士表示,除了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病理解剖检查,可以系统分析疾病的病理改变特征和变化规律,能够发现病因、直接证明病原体(如病毒)在器官、组织中分布和定位,揭示病理改变与影像学、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揭示发病机理,分析直接的死亡原因和诊疗经验教训,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和防控效果。
除了发现病毒致病性和致死性原因之外,尸检还能帮助明确病毒传播的途径,比如粪便中有病毒成分存在,来源是什么?肠黏膜感染如何?睾丸受不受累及?会不会通过精液传播?这都将为疾病的防控措施提供有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