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显示,截至2月11日,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1716名确诊病例)。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
2月17日,在新一期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发表了新冠肺炎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对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
研究者发现,新冠肺炎的暴发流行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有关,使得新型冠状病毒从一种仍然未知的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继而实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上述研究称,2019年12月下旬,中国武汉发生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引起卫生主管部门关注。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快速反应小组前往武汉。逐个排除了可能的原因包括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流行病学调查指向病例感染可能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有关,1月1日,当地政府关闭华南海鲜市场,并对市场进行了消毒,同时要求进行病例的主动搜索和应急监测。
但是该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研究者按照诊断后流行病学调查回顾追溯的发病日期,分为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0日、20日、31日和2月11日五个时段,以报告省份统计的病例数分布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截至2月11日,全国31个省份的1386个县区共报告44672例确诊病例(湖北占74.7%),其中,有0.2%的病例发病日期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病例均在湖北。
有1.7%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10日之前,分布在20个省份的113个县区,其中湖北占88.5%;有13.8%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20日之前,分布在30个省份的627个县区,其中湖北占77.6%;有73.1%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31日之前,分布在31个省份的1310个县区,其中湖北占74.7%。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4万多病例中有73.1%是发生在1月1日—1月31日之间。一个月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就扩散到全国。
不过,从报告也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开始缓解,发病人数在1月初开始迅速上升,在1月24-28日达到第一个流行峰后缓慢下降,但在2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日异常高值,后逐渐下降,在2月5日达到流行峰,然后缓慢下降。
此外,在这组数据分析中可发现,医务人员病例发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现在1月28日。截至2月11日,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1716名确诊病例),其中5人死亡。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对1688名有病情严重程度的确诊病例进行分析,武汉有1080例,占全国医务人员发病总数64.0%,湖北除武汉外的其他地区394例(占23.3%),除湖北外全国其他30个省(区/市)214例(12.7%)。重症比例在武汉为17.7%,湖北10.4%,全国除去湖北外为7.0%。
文章分析医护感染的原因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确实通过医院传播感染了医务人员。不过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
文章称,武汉和湖北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医务人员感染,但迄今为止,医务人员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
此外,总体流行曲线的下降趋势表明,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接触、多渠道高频率地传播关键的预防信息(例如,洗手、戴口罩和求医信息),以及动员多部门快速反应,有助于遏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