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运行局19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总得分119.12,比上年上升4.06个分值,继续呈现平稳提升态势。
其中,对指数增长贡献最大的指标首次从产业发展规模转变为产业创新指标,显示出电子信息制造业正在朝着强创新、高效率、促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
图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一级指标指数值,2018年对指数增长贡献最大的指标首次从产业发展规模转变为产业创新指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研究所有关专家指出,综合发展指数的走势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发展主要推动力逐步从规模红利转向产业创新和转型增值,产业发展进入“通过重研发,从低价值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实质突破”的新阶段。
过去十余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全球分工红利、智能终端发展浪潮的推动下,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近两年,面临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的外部压力和内生驱动不断增强。
2019年全国综合发展指数为119.12,比上年上升4.06个分值,与2014年基期(100)相比,近四年指数实现连续平稳增长,平均上升幅度为4.78个分值。2019年综合发展指数形成产业发展规模、产业效率效益、产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数据基础以2018年国家统计局行业数据为主,辅以工信部统计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年报数据。
从一级指标看,产业创新指标贡献突出,比上年上升12.15个分值,对总指数分值上升贡献率高达90%,有效对冲了产业效益指标下降11.2个分值的影响;产业发展规模和产业转型升级指标值分别上升7.23个和7.05个分值,对总指数分值上升贡献率分别达到36%和43%。
电子信息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
产业创新一级指标值119.13,比上年上升12.15个分值,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增幅最为突出,对指数上升拉动作用凸显。其中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经费投入占收入比两个指标增幅较大,分别提升26.63个和9.11个分值,对一级指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7%和27%。高创新投入必将在未来带来创新成果的提升,从而提升产业的长期竞争力。
产业发展规模一级指标值为125.76,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得分保持最高,且比上年上升7.23个分值。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和固定资产投资占制造业比增幅突出,对一级指标的贡献分别达到57%和42%,电子信息制造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进一步提升。
产业转型升级一级指标值123.07,比上年上升7.05个分值,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得分排第二位,且四年来实现稳步提升。其中技改投资占比和产业链位置升级两个指标增长最明显,对一级指标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68%和18%,行业在技术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平衡两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从13个二级指标看,除主营业务利润率和亏损面两个效益指标外,其他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其中研发人员占比、产业技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上升幅度达到或接近20个分值。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成果化等方面进步明显,产业正在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自主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针对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报告建议从以下四方面推动产业加快向高质量转型的进程。
一是做好产业供给侧调控,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和产业切换期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建立产能会商机制,做好产能结构调控,避免出现低端过剩而高端不足引发的产业盈利持续下滑,打造健康有序的产业竞争环境。
二是强化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研发投入,在材料等关键基础技术方面强化研究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研发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强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柔性电子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的研发投入,提升行业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三是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投资引导方式,充分激发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不断扩大面向智能化、协同化、高端化等方向的技术改造升级,提升投资的效益;
四是不断提升国际竞争适应能力,及时跟进全球行业发展环境变化,顺应国际规则新要求,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