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昔日“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中山,因为地方经济增速在省内再度垫底,成为近日召开的广东两会的焦点。
“过去的这些困难、问题,不是突发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性、结构性、累积性的。”新到任不久的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在出席中山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时直言,中山经济下行压力大,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比较严重。
这引发了更多人关注着中山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赖泽华明确表示,中山力争到2024年,形成1个5000亿(智能家居)、1个3000亿(电子信息)、1个2000亿(装备制造)、1个1000亿(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力争2021年前经济企稳回升,实现稳局、控局;2024年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到全省中上水平。
深中通道的开通,也被中山视为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动的关键。
失去的20年
2019年第一、二、三季度GDP,中山分别以2.6%、0.9%和1.1%的增速,跌入广东省“垫底”层。这也是中山近20年来GDP增速最低点。
赖泽华指出,预计2019年中山工业增加值、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均出现负增长。
而此前的2018年,中山实现GDP3632.7亿元,同比增长5.9%,已位列广东省末位。
中山GDP增速自2000年以来首次跌破两位数,降至8%,并于2014年被惠州赶超,让出稳守10年的广东“老五”的地位。2017年、2018年,中山经济颓势更加明显,增速连续两年低于广东全省水平。
有多项经济指标可以反映中山经济发展遇到了障碍,其中最直观的一点是:以制造业立市的中山,如今面临制造业难挑大梁的局面。
2018年,中山经济增速位列广东省末位,就与其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4.6%有直接关系。近十年来,中山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累计下降17%。2019年1~9月,中山工业投资增速为-31.4%,属于近年来的低谷。
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自2009年以来,中山市投资结构逐步呈现“两低一高”,即基础设施投资低位徘徊,工业投资比重逐年降低,房地产投资比重逐年升高。
赖泽华进一步指出,中山经济不足主要表现在:土地规划乱象、投资结构不合理、房地产无序发展、项目落地难等。
“相比于东莞、南海、顺德这三小虎主动自我革命,中山安于啃老本,错失了2008年前后利用金融危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这直接导致它近十年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动力不足;1995年前后实施的国企改革,没有留住段永平、何伯权等一批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引领潮流的企业家,出走中山,这也是它至今仍未能培育出美的、格力、vivo、OPPO等行业龙头型企业的关键。”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上述两个时间窗口是中山失去的20年。
重回制造业“老”路
2000~2018年间,中山的房地产投资平均增速达到22%,而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14%。
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涵盖商品房施工面积在内的房地产建设各项指标全线下跌。
中山市在2019年还通过暂停房地产供地、禁止工业用地转功能、划定工业保护红线、加大去库存力度等系列举措,主动加大调控力度,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4.5%。
面对固定资产投资等数个核心经济指标增速表现不尽人意,赖泽华坦言:“这也是市委、市政府直面问题,主动去泡沫、调结构的结果。”
具体到下一步的产业布局,中山市提出,坚持制造业强市,力争到2024年,形成1个5000亿(智能家居)、1个3000亿(电子信息)、1个2000亿(装备制造)、1个1000亿(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制造业强市的路子并不新鲜。
第一财经记者在参加东莞、佛山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也注意到此类表述。东莞明确提出,下一步将推动包括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东莞形成气候;向工业4.0跃升的佛山则明确提出2020年,要努力形成装备制造和泛家居2个超万亿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中山的产业发力点与东莞、佛山有多个地方交叉重叠。这会否意味着中山的比较竞争优势难以充分释放呢?
在中山制造业一线摸爬滚打数十年的松德智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智慧松德”,300173.SZ)负责人士对此非常乐观。
她以自身所扎根的装备制造行业为例,相比于东莞、佛山在机器人等装备制造领域已形成各自的领军企业,中山市在印刷包装设备、锂电池材料设备、光电材料设备、新材料设备等装备制造细分领域持续深耕,行业领先。
中山下辖的特色镇产业实力强劲。红木家具、灯饰等仍是中山的特色产业。目前,中山市有8家百亿级企业、63家十亿级企业、834家亿元企业、3436家规模以上企业,这仍旧领先于珠三角过半地级市。
深中通道是一个核心变量
2019年11月21日深中通道架设首片箱梁 新华社图
有多位受访人士称,将于2024年开通的深中通道,可能是改变中山尤其是珠江西岸经济格局的核心变量。这意味着中山30分钟内直达深圳前海,将直接享受深圳的产业外溢、科技创新等。
在参与深圳产业转移中,中山的底气和机会何在?
在陈耀看来,在珠三角城市已从产业间分工走向产业内价值链分工的大背景下,以深圳为代表的极点城市的产业及生产要素从仅向周边一个城市外溢,转向惠州、东莞等多个城市流动已经是趋势。而借助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实现与深圳的互动是顺应这种趋势的产物。
“对于中山来说,一方面是固有的灯具、五金、家具等特色产业可以借助深圳的国际化窗口走得更远;另一方面,它在2024年前打造的电子信息、健康医药都能为深圳类似产业提供支撑。” 上述企业负责人士表示,距离2024年深中通道开通的这段时间既是中山经济挤泡沫调结构的持续“阵痛期”,也是迎接中山人眼中发展新拐点的蛰伏期。
中山正在建设的翠亨新区,意在将其打造成推动粤港澳产业合作新载体。目前,新区已初步形成了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园、中科院新药创制产业园、哈工大智能制造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产业集群集聚,不少企业来自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