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一直被认为专业性强、风险也相对较高的金融工具,因而不少实体企业望而生畏。但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走访多地企业发现,通过产融培育基地这一桥梁和纽带,期货这一所谓的“高冷”工具,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接受以及熟练运用。
记者日前对化工、农业、银行等多个行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发现,一些龙头企业在成为产融培育基地试点之后,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并借助期货工具达到了有效避险的目的,最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赢。
服务三农接地气
“以前企业收购靠猜、销售靠等,但随着基差贸易等新贸易模式的出现,企业原有知识体系已不能满足需要。特别在贸易形势趋于复杂的情况下,粮食行业上下游需求多样化,价格波动节奏加快,更加迫切需要学习运用衍生品工具来管理价格风险。”陕粮农(开鲁)储备库有限公司(下称“开鲁储备库”)副总经理许海鹏说,现在通过产融培育基地的培训学习,很多企业学会了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库存风险管理,锁定远期销售利润。
开鲁储备库地处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毗邻东北粮食产区,周边地域粮源充足,特别适合开展粮食贸易活动。许海鹏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公司多次为玉米产业上下游客户培训期货、基差、期权等知识,不仅提升了合作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也让自身在服务产业发展中找到了定位,通过与多方交流还能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据许海鹏介绍,今年,开鲁储备库参与了大商所推出的“新型粮食银行”试点,切实有效发挥开鲁储备库的交割库功能,进一步拓展了业务范围和公司知名度,为周边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农户种植销售及玉米贸易发展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保障平台,有效解决当地农户粮食存储、销售等问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时还了解到,通过产融培育基地的培训学习,许多农民也学会了及时获取农业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结构,从而有效保障自身收益。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是大商所首批产融培育基地之一。会长唐启军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产融培育基地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实践。他希望产融培育基地能够给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带来新方向、新发展和新路径,真真正正做到产融结合。同时结合国家政策,利用金融手段积极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利用期货带动现货,利用现货促进期货。
他介绍,农民对于价格不敏感,对行情更是把握不到位,甚至在种地的时候不知道种什么,只是参照去年种植大豆和玉米的收益,但滞后的信息很容易给种植户带来亏损风险。因此,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积极推广利用期货价格引导种植结构的模式,让农民在种地之前了解秋季大豆及玉米价格,根据远期价格确定种植品种。“希望农民能够通过大商所——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产融培育基地学习和了解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掌握获取信息的基础本领。”他说。
从懵懂观望到积极参与
记者从调研的多个行业了解到,不少企业对于期货工具都实现了从懵懂观望到积极参与的转变,而产融培育基地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证券报在杭州调研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明日控股”)时了解到,作为一个化工贸易商,明日控股以五大通用塑料的贸易为主,从2008年开始参与期货交易,并且成为了大商所第二批产融培育基地。
公司副总经理李叶萌告诉记者,他们非常乐意参与产融培育基地项目。“作为一个贸易商,我们希望期货市场不仅是自己用于规避风险和提升经营质量的工具,更希望把这一工具推广到上下游客户中去。”
李叶萌指出,从整个化工产业来看,上下游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数量还有待提高,大家对期货市场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因此需要向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宣传和培育规避风险的理念。
据悉,作为贸易商,明日控股处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因此价格风险管理对公司来说极为重要,李叶萌希望,通过明日控股等企业的参与和推动,能够促进全行业的良性发展。
他强调说,很多期货公司也承担着协助企业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职责,但其服务客户多为大型企业。而很多中小型企业也有规避风险的需求,这就需要产融培育基地充分发挥牵头带动作用,帮助上下游企业学习期货、运用期货,共同发展。
未来潜力巨大
多位产融培育基地试点企业高管看好这一项目的发展前景。
北京四联创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监廖承伟表示,虽然期货套保已经成为最有效的价格风险对冲手段,但当前石化行业中,对期货市场功能有一定了解且能够熟练运用的企业占比并不高。
廖承伟进一步解释,此前企业主要通过期货公司举行的培训推广活动来了解期货市场,但这些活动更多集中于信息交流和研判。而产融培育基地试点能更好地发挥实体企业的优势,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企业更好利用期货工具。“我们有自己的客户群体,能对目标群体形成比较精准的匹配和覆盖,同时我们也能直接参与到这些群体中去。这些客户以前对期货市场的了解非常有限,即使有关注,也只是聚焦于相关期货品种价格的涨跌,很少能了解如何将期货工具应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工作。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期货不仅是金融工具,更能服务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熊伟向记者具体介绍了培训内容。他说,培训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中层及基层干部。这样的培训规模会比较大,一年会开展1-2次,人数在100-150人左右,主要内容以期货、期权概念以及基本应用为主,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加深参会人员的理解。二是针对特大型企业高层的培训,更偏向于启发式教育,从思维体系上进一步开阔参与人员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