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有一种观点很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近几十年赶超了发达国家,后发优势起了决定作用。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旧快过了其他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呢?这一“中国增长之谜”令人困惑,很多经济学家也在不断探寻答案。
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桑坦德经济学教席教授、副教务长朱天在中欧前沿观点丛书发布会上,就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回答“中国式增长”这一谜题。
演讲伊始,朱天区分了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概念。按经济学理论,经济增长是个中长期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而经济波动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围绕长期趋势的波动。
在朱天看来,决定经济长期增长以及短期波动的因素不一样。他认为,影响短期波动的要素有三个因素: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而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则要从供给面来看。
所以,传统经济学所谓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只是影响经济波动,经济长期增长的三驾马车则在技术进步、投资和教育。
他随之解释道,“第一要靠人,有了人技术才可能进步,虽然技术进步是三驾马车之一,但是投资和教育是前提,这三者才组成经济长期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或放缓的主导因素。”
朱天进一步认为,决定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的直接动力在于高投资、基础教育的高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的高速度。“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中国的投资率全球最高,基础教育质量不输发达国家,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也是最快的。”
在朱天看来,上述三大直接动力可以与以投资、消费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相媲美。
随后,他以中印经济增速的对比指出,这两个经济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一枝独秀的国家,经济发展差别在于投资。他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中投资平均占比为42%,远高于印度的32%,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的高储蓄率。
在教育方面,朱天指出,虽然中国政府对教育投入占GDP比重(4%)仅是全球平均水平,在人均受教育年限方面,中国也不占据优势,但是中国家长很重视教育,家庭支出中,小孩的教育占了很大一部分。家长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出国留学,陪小孩上补习班,把钱花在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上,这些从数据上是很难反映出来的。
美国斯坦福的经济学教授发现,只是教育数量指标,和经济增长仍没有太大的关系,教育质量才和经济增长是高度正相关的。那么,怎么衡量基础教育质量呢,主要看考试成绩,特别是15岁左右孩子的考试成绩,如果考试成绩好,说明基础教育好。通过这个指标发现,中国是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排在前面的,还有一个是越南,其他发展中国家都远远落在后面。基础教育质量和经济增长速度正相关性非常显著。
朱天说道,“中国历来是个注重传统基础教育的国家。”在朱天看来,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先天优势使得中国在科技研发方面突飞猛进。三十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专利申请,现在专利申请已经开始领先了,可能质量没有那么高,但毕竟一个国家的专利质量和国家的平均专利数量高度相关。这一现象在亚洲的韩国、印度等中非常普遍。
最后,朱天认为,虽然中国经济短期发展仍面临挑战,但中长期前景看好。他相信,只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中国仍可以实现中高速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