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区经济而言,走势分化明显,一些地方工业、投资等指标增速下滑较快,发展动力减弱,财政收支和保障民生压力较大。”
11月14日的部分省份经济形势和保障基本民生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如是说。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不过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近期总理多次提及,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实现今年主要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稳增长首要是稳投资,近期国务院出台多项举措来稳投资,补短板。
李克强说,各地要用好国家政策,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抓住国家提前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等机遇,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促进有效投资和产业升级,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准备,推动尽早开工。
在经济增速放缓、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地方偿债进入高峰期多重因素影响下,地方财力较为紧张,用于投资的资金相当程度依赖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今年2万多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经在9月完成发行,10月底债券资金将拨付到项目上,以形成实物工作量,促投资、补短板。
为了充分发挥专项债对稳投资补短板政策效应,我国将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专项债额度,给地方稳投资补充“弹药”,机构预计这一额度将达到1.29万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发改人士处了解到,不少地方积极向上申报符合规定的专项债项目,一些地方要员认为这是补齐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短板、扩大有效投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目前各地申报基本结束,部分省份还在对相关项目进行审核,预计12月2020年部分专项债额度下达到地方,明年1月发行专项债券。
近些年专项债额度不断攀升,今年增至2.15万亿元,机构普遍预计明年超3万亿元。比如中金公司预计,专项债发行规模将从2019年的2.15万亿元(GDP的2.2%)扩大至2020年的3.35万亿元左右(GDP的3.2%)。
除了给地方补充投资急需资金外,国务院还调整多项政策,来进一步放大资金使用效率。
比如,以前专项债不允许做项目资本金,而今年6月,允许将专项债券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近期则将重大项目领域进一步扩充至国家重点支持的铁路、高速公路、供电、供气、城市停车场、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城乡电网、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供水等10个领域。政策规定20%的专项债可做资本金,市场预计这将撬动万亿级投资。
另一个重大举措是,近日国务院决定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降幅最高为5个百分点。并允许项目可通过发行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资本金,最高比例为50%,这相当于资本金实际比例再打对折。
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和资本金筹资渠道拓宽,意味着社会资本有了更多资金投入基建项目,这对拉动经济增长和补短板意义重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0.1和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5.9%,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1%,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2.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