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经过近一年的市场化运作,大商所商品互换业务已经开始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市场参与者的关注。
在“第14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的分论坛上,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北新表示,从2014年风险管理子公司设立,短短五年时间商品场外衍生品发展速度飞快,不仅名义本金规模增长迅速,产品设计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最早的简单期权、亚式期权发展到现在的复杂期权结构。
互换业务促进场内外市场有效融合
李北新表示,在5年的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公司遇到一些挑战,比如信任风险难以把控、产品的设计能力有待提高、人才相对匮乏等。交易所推出商品互换平台和基差交易平台,将生产企业、贸易公司、风险管理公司、券商、银行等不同金融机构聚合在一起,交易所能够发挥优势统一监控和清算,对场外衍生品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举例说,南华资本参与了首批PP互换业务,帮助聚烯烃行业贸易商风险管理。企业直接参与期货面临着频繁换月或交割的难处,而选择指数互换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采购和销售时间不匹配的问题,满足企业对较长时间风险管理的特定化需求。
“相较国际市场,我国商品场外衍生品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投资者培训和市场建设过程。”银河证券量化投资部负责人张嘉为举例说,在债券投资中,规模最大的场外衍生品是利率互换,其成熟程度丝毫不亚于场内,这是因为利率互换的交易场所和结算场所是集中的。因此,大商所建立的场外综合服务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机制的建设比简单的规模增长更重要。这就像是铺路,路通了交易自然就更顺畅了。
针对正在推进的跨境互换业务,张嘉为表示,跨境风险管理流程更为复杂,企业需要面临跨市场套利时占用多倍保证金、美元出入境成本较高等问题。引进跨境互换,不需要关注背后的层层链条,通过借助现有的互换业务平台,将风险管理流程简化为开户、开仓和平仓。我们会和银行一起合作,给予企业价差互换保证金的优惠,使得企业在交易模式和成本管理上都能得到最大的便利。
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期货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杨雪梅表示,从2017年到现在,民生银行已经连续三年参加交易所的场外试点项目,先后申报了场外期权试点项目、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等,为客户提供大宗商品的避险服务,品种包括大豆、鸡蛋、PVC和PE等,服务客户从农户一直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的贸易商和生产企业,可以说是真正在践行金融服务实体以及助力民营经济的发展的使命。
基差贸易迎来发展新机遇
9月25日,基差交易平台在大商所上线,对引导相关企业正确认识、参与基差贸易,提高基差贸易在产业链中的接受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论坛上,大商所基差工作组专家沈英介绍说,基差贸易在国内油脂油料行业中得到广泛运用,这与行业高度市场化、国际化有关。基差交易平台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基差报价场所,是实现多方共赢的良性平台,也是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所在。
据悉,基差交易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线下基差贸易的成本高、效率低、基差价格缺乏参考依据、交易商之间互相不信任、价格风险管理不闭环等这些问题。平台上线以后,市场反应热烈,不少企业都表达了想要参与平台交易的迫切需求。
摩麟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副董事陈岩表示,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农产品对于精细化风险管理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作为场内市场的有效补充,场外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是服务实体企业的必要环节。
陈岩说,基差交易是企业风险管理无法回避的环节。大商所推出基差交易平台,为企业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交易对手方的信用风险,受交易所认证的交易商信用相对可控。二是平台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客观公允。三是平台交易活跃,能够提供更为便利的清算,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