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业务各环节全程电子化、基础数据全覆盖、风险管理可拓展、监管信息实时共享,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债券监管,应对债券市场规模增加对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截至2019年9月末,上交所债券市场托管量9.43万亿元,债券日均交易约9000亿元,债券挂牌只数超过1.4万只。
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交所经过几年时间研究探索,通过使用大数据、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等科技手段,打造出债券监管与风险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监管系统”)。目前,监管系统已经整合了债券项目申报系统、债券业务管理系统系统的数据及功能,包含了从公司债券项目审核、发行上市、存续期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未来还将进行进一步整合。
监管系统主要分为“基本信息”、“风险管理”、“债券监管”三大类模块。“基本信息”类模块整合了公司债券从审核到存续期结束的全生命周期全貌数据;“风险管理”类模块对债券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债券监管”类模块将公司债券相关监管动作及措施与各监管单位进行共享。
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较早便开始将科技手段应用于监管。从2005年开始搭建债券业务管理系统到2016年上线监管系统,逐步解决了公募债券数据结构化程度不高、私募债券信息无法获取等问题。
上交所通过采集各系统模块数据并结合XBRL技术,对债券项目申报信息、发行人基本信息、发行人财务信息、公司债券信息披露、公司债券风险管理、监管信息等信息进行了收集,由此构建了公司债券从项目受理到公司债券存续期结束的全生命周期全貌数据库。
同时,系统也能够实现对异常交易情况的监测。“比如,系统会对每天回购数据进行监测,当出现异常情况时,上交所会及时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历史上曾出现个别投资机构在交易所回购规模变化较大的情况,可能影响二级市场运行,经系统深度挖掘排查预警,上交所及时进行了应对处理,有效保障了市场的稳定运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较于Wind、同花顺等外部系统而言,上交所债券监管系统有两大优势,一是数据库完整度高,数据结构化程度高;二是系统信息互联互通,共享监管信息与风险动态,助力风险识别与化解。
防范和疏导风险也是上交所债券科技监管的一个重点工作。
以监管系统的“风险管理”类模块为例,系统通过XBRL技术获取定期报告、风险管理报告中债券存续期关键数据,帮助监管人员迅速发现风险情况,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自动留痕;及时监测债券评级异动、二级市场价格等信息,做到实时更新,快速锁定风险;通过梳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形成成熟的监管实践,将其融入风险管理模块中,进一步提升风险研判能力。
与此同时,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会督促债券受托管理人定期排摸债券相关风险,提前排查并在监管系统中进行反馈。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债券,上交所债券专管员会与受托管理人进行充分沟通,督促发行人、受托管理人及投资者共同制定风险化解方案。对于已经发生兑付逾期的债券,上交所会协调有关主体推进风险化解和处置,督促发行人妥善处理风险事件。
另外,上交所借助监管系统将公司债券全生命周期内的监管动作、监管措施等信息进行电子留痕并将这些监管信息与地方金融局、证监会债券部、各地证监局、中国结算等单位进行信息共享,有助于提升监管协作的效力,共同保障交易所公司债券市场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