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正在迎来监管的规范。10月9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位银行业人士处了解,浙江辖区监管已经叫停假结构性存款。
“假结构性存款已经叫停,目前,真结构性存款只有几家国有大行在做。这对银行揽储提出新的要求,也会造成存款理财化趋势,但对小法人银行利好,小银行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容易滋生风险。”一家浙江省内银行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第一财经记者致电浙江银保监局,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应。
所谓结构性存款业务,主要存在业务主体资质模糊和假结构性存款推升银行负债成本两个主要问题。根据银保监会要求,开展套期保值的衍生品业务只需要基础类资格,开展非套期保值的衍生品业务则需要普通类资格。而通常来说,结构性存款并非是银行发起的套期保值业务,从理论上讲发行主体应具备普通类资格,这与目前一些银行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
此外,目前存在的一些假结构性存款违背了结构性存款的设计意图,借结构性存款实现高息揽储。这种假结构加大了资金再流动的成本,加重银行负担。
9月6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称目前其辖内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主要存在产品设计不合规、风险计量不准确、业务体量与风控能力不匹配、宣传销售不规范等四方面问题。并要求,各行应对照梳理自查本行存量业务,并将自查结果、整改方案及时间表在10月10日之前报送该局,同时确保本行新发生结构性存款业务合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