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商所推出基差交易平台相关管理办法。9月25日,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将正式上线试运行。随着期货市场在产业影响力日益加深,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模式在行业内逐步推广,基差贸易成为企业销售采购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大商所推出基差交易平台,这个平台要做哪些工作?又有哪些创新?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对大商所总经理王凤海进行了专访。
找准线下交易三个痛点
证券时报记者:什么是基差贸易?有哪些优势?
王凤海:在期货市场上,“基差”这一概念被用来描述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是指某一特定地点某种商品或资产的现货价格与某一特定期货合约价格间的价差。用公式来表达就是: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基差也常用“升贴水”一词替代。
基差贸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上双方协商同意的基差来确定买卖商品价格的交易方式。目前,在国内外大宗商品贸易中,基于期货价格的基差定价逐渐成为主流,国际豆类、谷物贸易及国内的饲料和有色金属行业经常运用这种模式定价。大部分基差贸易是和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基差贸易既具备了基差一单一议的灵活性,又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础,定价更加透明、公开、公允。此外,基差贸易还给贸易双方提供了更便利的套期保值机会,帮助参与主体更好地把控价格波动风险,点价方还能通过灵活选择点价时机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证券时报记者:大商所为什么要打造基差交易平台呢?
王凤海:大商所基差交易平台是现存基差贸易渠道的有益补充,主要以更加公开透明的定价方式服务于基差贸易。着力解决线下基差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平台可以汇集各方信息,便于企业寻找、筛选合适的交易对手和交易标的,大幅减少企业在寻找基差贸易对手方上花费的时间,提升基差贸易的效率。
其次,基差交易平台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基差报价场所,使企业既避免了逐一询价评估的繁琐,也降低了因报价失误导致利润受损的可能,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线下贸易中信息不对称、市场不透明的问题。
最后,基差交易平台实行交易商认证制度和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平台各品种的交易商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在降低交易信用风险的同时,有利于打消客户对资金安全的疑虑,对打破现货贸易“白名单”壁垒、进一步推广基差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基差交易
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
证券时报记者: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成为基差平台的交易商?
王凤海:平台采用交易商认证制度,交易商从行业影响力大、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现货企业和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中选择并限制数量,信用状况是交易商筛选评审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交易商分为AA类、A类和B类三种类型。这三种交易商具有在平台开展基差交易的权利,其中AA类、A类交易商均具有签发基差贸易合同的权利,B类交易商不具有该权利。平台对交易商数量进行限额管理。
从门槛最低的B类交易商来看,起步要求是注册资本及净资产均不低于1亿元。而申请成为A类交易商,除应满足B类要求之外,还应当能组织稳定的货源,具备较强的货物交付能力。AA类则要求比A类更高,在货源、仓储和配送等现货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更强的基差交易能力。
证券时报记者:现在有哪些企业在提出申请?
王凤海:平台首期上市铁矿石、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四个品种,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论证推出其他品种,扩大平台服务范围。
以铁矿石为例,不少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和贸易商都对成为交易商表现出有浓厚兴趣。目前,包括鞍钢、河钢、日照钢铁等一批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已通过初步认证成为交易商。
证券时报记者:交易过程中交易商要缴纳保证金吗?
王凤海:需要,基差交易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履约保证金用于担保基差交易的履行。如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有权以履约保证金弥补相应损失。履约保证金包括交易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
交易保证金由平台按照交易商设定的交易保证金率计算收取,交易保证金首先以交易商之间互认的信用额度充抵,信用额度不足的部分,以货币资金支付。
由于现在交易商有较高门槛,总量也有限制,所以通常来说,能成为交易商的企业信用等级都比较高,而且信用额度冲抵保证金,在现实交易中也比较常见。此外,平台还规定了申请成为交易商应当缴纳风险保障金,对企业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等措施,有利于防范、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