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效基建扩张的带动下,8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0628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005亿元,同比下降3.4%,降幅比1—7月份扩大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31824亿元,增长2.1%,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57799亿元,增长7.3%,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三产的增长和回升,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2%,增速比1—7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1%,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7.7%,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0.7%,1—7月份为下降0.3%;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0.3%,1—7月份为增长0.1%。
稳投资依然是经济稳增长重要举措,其中政府主导的有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一环。9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确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的措施,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
会议称,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置换债务以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专家指出,目前专项债对稳增长补短板效果不错,这次会议再次明确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也是稳住地方政府预期。
同时,近期以来,多地尤其是中西部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新建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这条线路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正线全长699公里,其中新建正线681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416.2亿元。
此前8月, 发改委网站发布《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2019至2024年,建设 8 号线二期、10 号线三期、13 号线一期、 17 号线二期、18 号线三期、19 号线二期、27 号线一期、30 号线一 期工程等 8 个项目,总长 176.65 公里。项目总投资 1318.32 亿元。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我国轨道交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轨道交通是城市群和都市圈的重要基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当地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
另外,据云南日报报道,9月9日,中国民航局正式批复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9版)。近期规划新增东二、西二、西三等三条跑道,中央航站区新增T2航站楼、S2卫星厅,远期规划预留西航站区。
据兰州晚报报道, 9月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式批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19版),新修编《规划》以2030年为近期目标年、2050年为远期目标年。近期规划新增西二、东一两条远距跑道和T3航站楼,T3航站楼南侧建设27万平方米综合交通枢纽,远期规划新增第四跑道和T4航站楼。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苟以勇认为,目前像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短板仍然有很多。这些短板主要集中在综合交通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其中,交通基础设施是当前西部地区最大的短板,包括机场、公路、铁路、水利、电信、电力等领域。接下来这些领域的短板将进一步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