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半导体行业,PC时代诞生了英特尔,移动互联网造就了高通和苹果,5G和人工智能时代这个全新的机会,芯片的使命将从信息时代的计算转变为支撑机器智能,谁将脱颖而出?
芯片制造需要重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扶持,并且需要度过非常长期的技术积累阶段。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前行,中国已经有近2000家芯片设计相关公司,位列世界首位。但论及总营收,目前占全球芯片营收约13%。
围绕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目前在可重构芯片、神经网络芯片以及硬件安全等领域,都已经出现了国产技术创新的苗头,涌现出了包括华为、紫光展锐、平头哥、依图、寒武纪、地平线等在内的一批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国芯片企业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芯片进口连续十年超过原油
芯片是发展人工智能等一切技术的基础,无论是智能手机、电脑还是复杂的网络设备,芯片是所有数字化产品的“大脑”。1月14日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4175.7亿件,同比增长10.8%,进口金额达到31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这是中国芯片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根据海关数据统计,中国近十年芯片进口额每年都超过原油进口额。
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 2019年初曾发布了一份2018年全球前十大芯片买家数据,中国占了四席,分别是华为、联想、步步高和小米。这四家中国企业2018年一年支出近600亿美元来采购芯片,其中华为最多,支出约211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45%。
事实上,华为早已开始研制自己的芯片技术。记者获悉,截至去年,华为已经低调开发芯片长达14年,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华为拥有全球第七大内部芯片设计部门,公司同时也在开发用于人工智能的高端芯片,逐步减少对国外芯片的依赖度。
这种策略已初见成效,去年8月,华为的高科技芯片麒麟980面世,震惊西方世界,令中国的芯片技术走到了世界的前沿。在近日举行的德国柏林国际电子展IFA上,华为又发布了最新的麒麟990芯片,并将用于其即将推出的全新智能手机Mate 30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的核心包括芯片硬件核心技术和操作系统的软件核心技术,如果不是华为这次的事件,可能中国还没有引起重视。现在国家对芯片的投入很大,但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上千亿资金培育本土领军企业初长成
为了摆脱对美国芯片产品的依赖,中国正在耗资上千亿美元培育本土芯片领军企业,寻求获得自主芯片设计和生产制造的能力。
早在2014年,麦肯锡发布的报告就显示,过去5年至未来5年的十年间,中国政府在芯片行业的投入预计达到1700亿美元。
5月8日发布的最新集成电路产业五年推进计划文件显示,到 2023 年,目标产业整体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芯片设计业销售收入突破1600亿元,制造业及相关环节销售收入达到 400亿元,引进和培育10家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引擎。
中国各地政府也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密集推动包括人工智能、国产软件和集成电路等行业的支持配套措施,符合要求的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商务部也已经宣布对国内芯片企业减免两至五年税收,覆盖高中低端芯片,从电脑到手机以及其它电子设备。其中,65纳米以上制程技术生产的高端芯片,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将获得5年税收减免;130纳米以上制程技术生产的芯片企业可获两年税收减免。这一政策利好中国传统芯片制造业,推动其产业升级和生产规模化。
一位紫光集团前高管对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企业,一定要有“进”(供应)有“出”(销售),自主研发至少能够解决企业出的问题。
美国“卡脖子”激发中国加速发展芯片
打造芯片产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要真正诞生国际一流的芯片公司,仍需假以时日。美国的新一轮技术封锁,反而会加速中国芯片行业发展的进程。
中国半导体行业研究机构芯谋研究公司分析师顾文军日前表示,美国越是制约,中国越是会有动力去带头建立一个平行的生态体系,这对于全球产业长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因为美国将不再拥有唯一的话语权。
中国在发展半导体生态系统当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找到并发展新的供应商。国际数据公司半导体项目副总裁马里奥-莫拉莱斯表示,预计中国在未来5年将加大对包括芯片和软件在内的技术领域的投资。鉴于持续回流的人才,中国未来将推动更多的创新,提升产业规模,因此中国生态系统的能力不容低估。
在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方面,上海、深圳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到1450亿元,增长23%,约占全国的22%,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0亿元规模。上海有集成电路企业约600家,从业人员17万余人,占全国的40%。
在芯片设计领域,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已达7纳米,紫光展锐手机基带芯片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三。在芯片制造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年销售额在国内位居前两位,28纳米先进工艺已量产,14纳米工艺研发基本完成。在装备材料领域,中微、上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刻蚀机、光刻机等战略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紫光集团是中国争夺下一个半导体行业制高点的重要力量之一。过去紫光也高度依赖国外的高性能闪存芯片,但公司近年在南京投资300亿美元打造半导体产业基地,并投资300亿元紫光IC国际城项目,主要生产3D NAND FLASH存储芯片和DRAM内存芯片。
AI芯片开辟新战场
行业研究机构Moor Insights & Strategy 创始人 Patrick Moorhead表示:“中国已经说了很多年要研发优质的IP和技术产品,虽然在高性能CPU和GPU领域,中国还做不到领先全球,但是在低功耗和低性能领域,中国已经取得成功。”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面芯片墙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墙上集中展示了华为、紫光展锐、平头哥、依图、寒武纪、地平线等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近10款高端人工智能芯片。
近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以及应用的部署,都离不开强大、高效的运算能力支撑。这催生了AI芯片的崛起,众多企业纷纷布局,新型芯片架构不断涌现,多个场景下的智能芯片应用正在加快部署。
商汤科技和寒武纪科技都在研发AI芯片。华为海思的麒麟970、麒麟980等芯片,都集成了寒武纪的人工智能模块。
投资了这两家公司的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近期表示:“能让我们的腰杆子硬起来的东西,我认为应该是硬通货的东西。它不一定是共享单车或者网约车,而是要让美国即使封锁你,也会让他感到害怕的东西。”
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国正在崛起的芯片研发制造能力和人工智能的能力。“中国要有一股技术的力量去推动,科大讯飞也投了这样一批具有技术创新精神的企业,我们认为,中国目前需要更多企业来引导和弘扬科技创新的精神。”胡郁说道。
寒武纪CEO陈天石表示:“人工智能芯片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垫脚石,我们未来的发展就取决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未来落地的情况,落地场景越多越复杂,运算量越高,对于芯片要求也就越高。”
陈天石预计,未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对于芯片行业有两个巨大的利好。首先,是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AI本身是赋能的技术,结合不同场景之后会更加放大。其次,以5G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发展,使得未来产生数据的量越来越大,这也需要使用人工智能芯片处理物理世界进入数字世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