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疫情未减,中国玉米产业遭遇重创。在昨日召开的“2019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众多玉米产业链企业和学者研判猪瘟疫情对于今后玉米市场影响,预计玉米消费萎缩30%~40%。与此同时,玉米深加工行业深受亏损影响,对于玉米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在快速消退。
有关专家预计,玉米市场将迎来一个缓慢恢复过程,需求真正好转至少要等到明年6月份。面对市场的急剧变化,玉米产业链正积极运用价格管理工具,规避风险,稳定收益。而更多行业风险管理工具,包括酒精、淀粉糖等玉米下游品种,都在酝酿挂牌上市。
猪价成玉米市场晴雨表
猪肉近期批发均价为每公斤34.59元,已经连续上涨13周。飙升的猪肉价格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9月11日,中央四部委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情况。
按照农业农村部公布最新数据,从今年年初到8月底,全国活猪价格涨幅81%,崽猪价格接近翻番,猪肉价格涨幅达到70%。按照目前价格计算,出栏一头猪的利润超过1500块钱,而正常情况下出栏一头猪的利润水平是在200块钱左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祖力在2019年中国玉米产业大会上表示:“为什么现在猪肉价格上涨这么快?猪少了,老百姓又特别想吃,价格就只能上涨。在政策扶持、进口以及替代品增长的积极作用下,猪肉价格会有所缓解,但是由于产能释放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导致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甚至到2020年猪肉价格仍有可能维持高位,行情或好于2019年。在进口替代方面,进口量将大幅攀升。今年7月份中国猪肉进口量为18.22万吨,同比增加106.7%。根据当前进口形势判断,预计2019年全年进口量在170万~200万吨,较2018年的119万吨出现明显增长。”
“猪价就是玉米需求的晴雨表。如果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一定是缺猪,猪饲料的消费会受到很大影响。”大连北方国际粮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吉龙表示,非洲猪瘟对玉米市场的影响比预期大得多,今年年初预计非洲猪瘟对玉米消费市场萎缩15%~20%;而现在估计将导致玉米消费萎缩30%~40%。如果下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猪饲料的消费仍然会受到很大压制。
深加工行业深受亏损影响
除了猪瘟疫情引发的玉米消费的大幅萎缩外,玉米深加工行业陷入全面亏损,对于玉米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在快速消退。
“到9月份,今年玉米深加工行业深受亏损影响。”中粮集团总工程师、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会长佟毅无奈地说。玉米深加工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特征明显。以黑龙江为例,今年年初统计,现在在建和拟建的产能超过2000万吨,短期内产能还会保持增长。
最典型的就是玉米淀粉行业,今年全行业开工率同比下降了20%,仅在60%左右,直接导致对玉米需求增长出现了乏力。而在淀粉开工率下降20%的情况下,全国淀粉库存水平竟然同比还增加20%~30%。这意味着,即便是开工率下降,库存仍然还在增加,说明淀粉需求远不如去年。从这一个品种可见,玉米价格受中美经贸摩擦和非洲猪瘟因素等影响较大。
冯吉龙认为,当前玉米行业从饲料厂、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都在心态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年初各个环节疯狂屯粮,到如今没有人敢大量地建立库存。未来三个月,东北地区有接近1亿吨的玉米上市,需要市场承接,玉米市场像去年年底一样反季节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价格回落不可避免。直到明年上半年,玉米市场将迎来一个缓慢恢复过程,但需求真正好转至少要等到明年6月份。
更多玉米产业链品种将挂牌上市
面对玉米市场心态的巨大转变,全国畜牧总站党委副书记聂善明提醒,各界应当充分发挥好金融工具作用,利用期货等衍生品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功能,引导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指导饲料企业合理收购,更好维持生产稳定发展、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当前,在玉米期货市场上,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日益丰富。玉米期权于今年1月28日上市,上半年成交量204万手,日均持仓15万手。玉米期货成交持仓量稳步增长。2019年上半年,玉米期货成交量4610万手,日均持仓量95万手,同比分别增长43%和29%。
此外,商品互换业务涉及玉米产业的商品互换业务21笔,合计成交名义本金1.94亿元。大商所还正式对外发布了37只商品期货指数及2个现货指数系列,其中农产品相关指数20只。
在交割业务方面,目前已设立11家集团交割仓库,13家分库,总库容由660万吨增至1528万吨,增加132%,最低保证库容由50万吨增至100万吨,增加100%,满足了产业客户套保和交割需求。目前,国内玉米消费量、贸易量前10名的龙头企业中,各有6家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玉米产融结合格局已初步形成。
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不断完善玉米产业链衍生产品体系。目前正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淀粉糖等下游品种,争取早日推出玉米淀粉期权,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同时,不断推进规则制度创新。探索进一步创新交割制度、完善交割管理,推动玉米市场从北到南、从产区到销区、从水路到陆路的全面融合和畅通。此外,不断扩大服务玉米产业的方式与手段。持续推进“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探索开展“新型粮食银行”试点,积极推广玉米基差贸易试点,努力形成可广泛复制的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