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把国外先进的康复理念引入中国,可不可以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先行先试,让新的诊疗技术能够独立执业?”
在9月7日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上,有提问者直接追问闵行区卫健委主任、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杭文权,杭文权点点头说,“可以。”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增加医疗服务供给、促进民生改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拓展社会办医空间。并且明确,今明两年在北京、上海、沈阳等10个城市开展诊所备案管理试点。
根据国家卫健委等5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9月底前,各试点城市启动试点工作。
社会办医集聚口腔医美
作为试点之一,上海正在制定相关的诊所政策,希望能够引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诊所的发展,最终实现上海医疗服务体系、医疗资源布局的优化,以及医疗服务效率的提高。
促进诊所健康发展,是深化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于吸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国层面上看,目前,全国共有登记在册并实际运行的诊所近22万家,平均每省拥有诊所超过7000个。内科、口腔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骨科、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业务占诊所业务的比例超过90%,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上海,目前共有2600多家社会办医医疗机构,其中诊所859家,主要以个体诊所为主。
“政府对诊所的开放态度是鲜明的。但放开的前提是先要管得住,所以我们在监管上最近也在着力地加强。”杭文权说。
但市场准入的开放,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社会资本更多涌入了盈利能力更强的少部分领域,比如口腔、医美等。
具体到上海市闵行区,截至2018年底,各类社会办医机构312家,其中医院20家、门诊部113家、诊所66家、其他113家。
在闵行区现有的诊所中,口腔、中医、内科的数量位列前三。而妇科、外科、儿科诊所2019年减少为0。
在门诊部这一类别中,口腔、综合、中医的数量位列前三。2019年医美行业发展迅速,一年新增18个门诊部,但是骨科、普外科门诊部数量则逐渐萎缩到0。
显然,这样的结构与上海希望达成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别、多领域的诊所格局,与提升普通人群的医疗获得感这一目标,并不吻合。
杭文权也表示,社会办医的结构和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上海近1000多家口腔医院,闵行区有120多家,现在还不断有社会资本要继续来开设。”
“我们也倡议诊所的举办者不要挤在一条道上。”杭文权说,社会资本可以更多去研究这种多元化需求的空间,这个空间在上海还是很大的。
差异化的市场空间在哪里?
上海市卫健委规划发展处处长徐崇勇举例说,上海的“1+1+1” 医疗机构组合签约里,签约的主要集中在患病人群和老年人群。“还有很大比例人群没有签约,这部分人群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品质有他的追求。这里面就是社会办医将来的市场所在。”
上海自2014年创新探索“组合签约”,即居民选择1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居民通过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确保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职责到位。
截至2018年,上海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居民666万人,常住居民签约率达30%。国家卫生健康委十类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患者等)签约率54%。
《指导意见》也提出,诊所要在为基层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形成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诊所,成为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
在7日举行的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也表示,上海2600多家社会医疗机构中,就是要培育出一批高水平的第一方阵,“我们希望形成与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社会办医态势,但这一任务是艰巨的。”
多点执业如何推进?
找准有市场需求又符合政府规划的赛道后,社会资本办诊所,还有一个核心的难题:医生从哪儿来?
在全国层面上,诊所发展都面临着人力资源紧张、医疗服务能力不高、行业监管存在困难等主要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鼓励不同专科医师成立适宜规模的合伙制医生集团,举办专科医师联合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化、集团化诊所。鼓励诊所纳入医联体,与医联体内成员单位、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等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多点执业我们也推行了很多年,但是闵行区从公立医疗机构到诊所,医师多点执业现状并不乐观。”杭文权说。
这其中的困境,杭文权将其归纳为:资源流动机制不明、利益共享机制不明;人才合作模式不清、治理监管模式不清。
“公立医院里面的一个医生,怎么能够阳光、自信、合法、合理地举办一个诊所?医生的身份不愿意挂在诊所,还是愿意在医院,但是愿意在诊所开展诊疗活动,彼此之间的利益如何切分?”杭文权说。
上海的突破点和试验区之一,放在了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这里规划总面积约100公顷,是依托于上海虹桥商务区建设的综合性高端医疗服务园区,在长三角的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未来一小时可覆盖华东六省一市的三亿人口群,因此也是上海谋求引领长三角国家战略,建设亚洲医学中心的重要地区。
4月29日,上海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新虹桥“十条新政”。这也是2018年7月“健康服务业50条”之后,上海进一步放宽社会办医之举。其核心是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资源的流动与整合,打破玻璃门、弹簧门。
随后的7月,闵行区又发布了“闵八条”,以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形成顺畅的资源流动,以及“基于成本、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社会接受”的分配机制,通过社会办医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公立医疗机构输出资源的合理补偿。
根据“闵八条”,在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委托管理、专科联盟、多中心合作(如特色诊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辅助中心、研发中心)等形式,向社会办医输出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这部分品牌资源输出,相关社会办医按其收入总量不低于5%进行购买。
同时,由于公立医疗机构技术及管理资源的输出,增加了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的工作负荷,这部分则由相关社会办医原则上按其收入总量的15%左右进行补偿。
“这样加起来,大概社会办医收入总量的20%可以支付给公立医疗机构输出的资源。”杭文权说,这只是一个政府的引导数字,具体还要根据不同的专科和合作内容,双方自行商定。
而对于社会资本非常关注的能否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问题,“闵八条”也明确,支持园区内社会办医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基本医疗服务的费用按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收费标准结算。
“政府总体的思路是更好地支持和支撑社会办医,不管是医院、门诊部还是诊所。”杭文权说,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的角色之一,就是要试验“十条新政”,试错了收回来,试对了就放大出去,为引领长三角高端医疗一体化发展积累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