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都在谈论人工智能,如自动化、数字化等,但从专业角度讲,符号逻辑推理、深度学习等才属于真正的人工智能。”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夕,明略科技首席科学家、明略研究院院长吴信东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如是表述被滥用的“人工智能”概念。
作为IEEE Fellow、AAAS Fellow,吴信东于2018年5月加入创业公司明略科技,后者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级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平台公司,系人工智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提供一系列AI驱动的数据分析平台和软件,帮助政府、金融机构等客户整理、分析、利用不同来源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谈到加入明略科技的原因,吴信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前在高校时更多的是面向技术、理论方面的工作,写了不少文章,做了不少国家科技部、基金委、教育部的项目,如今我希望把这些创新成果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落地。”
而明略科技在业务场景等方面的落地恰好满足他的需求,吴信东称,明略的业务场景包括公安、营销、金融、工业物联网、服务业等,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数据处理能力,其知识图谱已做到几十亿节点。
当然,企业与业务场景不同于校园里的知识文字,吴信东称,行业内的第一大难点便是数据质量问题,高校主要通过人工数据或机器生成质量有保障的数据,而在企业,客户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这也是整个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包括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公司等。
其次,了解客户也是难点之一,吴信东称,客户的话语体系与技术语言体系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花时间相互了解和理解,达成共识,成就客户。
跨入企业之前,吴信东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加入明略科技后,他将在此前大数据知识工程顶层设计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明略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大脑,提升明略科技在数据治理、数据挖掘、行业人工智能产品设计及解决方案研发能力,向行业持续输出企业级人工智能价值。
在具体落地产品方面,当下包括BAT均布局“超级大脑”,明略也于2017年推出明智系统“行业人工大脑”与智能知识图谱。吴信东称,明略从2014年开始做行业大脑,在做感知的同时也做认知,即将多维感知的数据、声音、图像、文本,以及结构化、半结构化的数据追踪溯源,凝练成一个整体的知识图谱。
针对于市面上多元的“大脑”产品,吴信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将多维感知信息进行整合、理解、分析,进而形成大知识库,需要进行认知技术——有的在前端做感知,比如给头像做人流分析;有的做后台,如专家系统就是以专家问题求解的思路来建立智能系统。而明略科技是打通感知、认知、行动,形成闭环。感知得到信息后,通过认知产生行动;当信息不精确、不完备、或相互矛盾时,认知产生的行动进行反馈,给下一步行动计划提供学习、提升的机制,形成闭环。当需要人工干预时提供接口,通过经验性机制进行干预。这样,吴信东称,人与机器各自发挥优势,面向垂直行业应用进行面向组织的问题求解。
随着知识图谱能力的增强, 明略一方面不断积淀技术,同时拓展垂直行业,吴信东与明略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明辉共同建立起“HAO智能”理论体系,面向垂直行业做行业大脑,即从大数据开始让AI落地创造价值,协同HI(人类智能)、AI(人工智能)和OI(组织智能),以人机同行、行业服务为抓手,将明略科技的AI思想落地到行业应用场景中。
今年3月,明略宣布完成20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腾讯领投,金拓资本、华兴新经济基金和中航信托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