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持续增长,产品不断创新,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制约着此类业务的发展。8月16日,银保监会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单列信贷计划、专项考核激励等方式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创新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首贷”;规定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良率可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等。
“知识产权质押融遇到的困难在于:价值评估难。一方面,从海量的知识产权中梳理出真正有独立市场价值的十分困难;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商业银行缺乏独立评估的能力,外部评估机构数量较少、权威性不足、费用偏高;另外,处置变现不易,多数知识产权具有专属性质,脱离原企业后效用下降明显,处置变现缺乏成熟的市场。”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以缓解民营小微企业、“双创”企业缓解融资难。上述《通知》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政策的细化和落实。科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常缺乏房产等抵押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融资的便利性。探索无形资产融资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科创型民营和小微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破题知识产权资产“评估难、处置难”
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遇到的评估难的问题,《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培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门人才,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库,加强对知识产权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的合作准入与持续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内部评估体系,加强内部风险评估、资产评估能力建设,探索开展内部评估。支持商业银行探索以协商估值、坏账分担为核心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银保监局、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地方版权管理部门也要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库、专家库和知识产权融资项目数据库,推进知识产权作价评估标准化,为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造良好条件。
对于处置难的问题,《通知》首先要求商业银行从源头上把好风险,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应当对出质人及质物进行调查,办理质权登记,加强对押品的动态管理,定期分析借款人经营情况,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不利情形要及时采取措施。同时,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商业银行知识产权押品动态管理的专项服务,联合商业银行探索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户数6448户,比2018年初增加1200余户;融资余额985亿元,比2018年初增长98%。2018年新增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1224亿元,同比增长12.3%;新增著作权质押担保主债务登记金额79.6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规模正实现有序增长。
文件亮点:不良率可高3个百分点
上述《通知》的一大亮点在于,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对质押品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内部评估,培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门人才。规定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良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含)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部门监管评级和银行内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
对经办人员,若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过程中已经尽职履责的,实行尽职免责。鼓励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情况下,为知识产权驱动创新发展提供多种保险服务。
另外,在强调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上,《通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科技型)企业。要求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指定专门部门负责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单列信贷计划、专项考核激励等方式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力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年累放贷款户数、年累放贷款金额逐年合理增长。
在明确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创新上,《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在知识产权打包融资以及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作为知识产权质押物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探索。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园区、创新型(科技型)小微企业,促成更多小微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首贷”。为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作用,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知识产权密集的创新型(科技型)小微企业。
此外,上述《通知》还要求银行保险监督管理部门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版权管理部门建立知识产权金融协同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数据共享,共同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除单列信贷计划和专项考核、提高不良率容忍度之外,重点是要完善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和设施。如在法律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保障其价值不受损害;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评估,拓宽质押物范围和处置途径。”董希淼称。
董希淼认为,此外,创投企业更适合引进风投、创投的基金,还需要拓宽直接融资,对创新型(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支持。下一步,需通过投贷联动的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更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