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8日电 (刘大炜 李晗雪)多位学者28日讨论喜马拉雅区域协同合作这一议题时表示,喜马拉雅区域连接中国与南亚各国、发展潜力大,“一带一路”框架下区域内各国合作前景广阔。
当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喜马拉雅区域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风险与合作”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就喜马拉雅区域的风险与合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议题进行讨论。
尼泊尔-中国凯拉斯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曹国锋就疫情下中国与尼泊尔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谈到,近年来,中尼各领域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深化。2019年,中尼贸易总额达15.2亿美元,中国赴尼游客近17万人,中国已成为尼泊尔第二大旅游客源地。双方亦在包括此次疫情在内的困难时刻中风雨同舟、相互支持。
曹国锋表示,尽管当前尼方防疫措施对中国在尼项目进展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会对中尼长期合作造成根本性影响。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看,“一带一路”框架下国家间的合作或在疫情之后变得更为重要。虚拟会议、在线培训和教育、在线娱乐等领域的合作或将进一步增强。他认为,未来可能将会更多听到“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的提法。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久毛措建议加强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智库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建设。她认为,以智库交流为代表的公共外交,可以通过对中尼两国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加强两国理解、增进互信、助推官方外交。在推进中尼两国公民友好交往方面,民间智库也曾提出很多积极有效的建议。共建中尼双边共同智库或可成为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喜马拉雅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
久毛措亦表示,喜马拉雅区域贯穿亚洲的心脏地区,涵盖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潜能巨大的国家,有潜力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引擎,促进跨喜马拉雅区域的协同合作与开放发展意义重大。
西藏民族大学教授周毓华在其报告中指出,由于地理因素,尼泊尔经济以农业为主,模式较为单一。中尼两国在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自贸区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有广泛合作机会。
报告中说,“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中尼两国在充分照顾双方利益和关切的基础上凝聚共识,并将其转化为行动,按战略对接、规划对接、平台对接甚至项目对接的思路,相信能够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实现两国优势互补、促进共同繁荣发展。(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