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积极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墙 复课返校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核心阅读
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精神疾患的师生,学校应做好隐私保护,设立标准化处置流程,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家长或亲属,并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心理援助机构,联合家庭、社区及医疗机构将各项流程措施落实到位。
□ 本报记者 张维
6月9日,北京小学一至三年级返校复课的消息刷屏,家长们为“神兽归笼”喜大普奔。而此前一天,小学四年级、五年级返校上课给周一早高峰带来的压力,都有着一点“好消息”的味道。
新冠肺炎疫情让孩子与家长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但在很多家庭里,“母慈子孝”的和谐画面没持续多久,不少家长就抱怨亲子关系开始变得紧张,很多孩子也直呼还是在学校好。
亲子关系亮起红灯的不在少数,更有青少年自杀极端事件发生。如今,随着学生返校,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修复和保护,将成为学校当下最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多方力量已经在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墙。在积极推进开学复课工作中,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近期专门发布《给全国中小学校新学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建议》(以下简称《指导建议》),要求关注和重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对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学业支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及时上报。针对受疫情影响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个别师生,提供长期专业心理干预、转介和支持服务。
近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也出手,联合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及阿里安全、阿里巴巴公益推出“守护生命计划”,对网络上发现的包括青少年这一重点群体在内的有轻生念头的人予以宣导和安抚,引导求助正规的心理援助渠道,助其走出困境。
自杀干预机制救下13岁男孩
13岁的小明(化名)差一点走上了绝路。
他的母亲如今依旧感到后怕,“根本就想不到”,直到河南省漯河市沙北公安分局的警察突然上门,她才知道和自己一直在一起的孩子竟然产生了寻死的可怕念头。
“我也没怎么他呀,这不就是快开学了,催他赶紧完成作业嘛!”这个母亲仔细回忆了一下孩子的情况:因为小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她确实和孩子生了气。
沙北公安分局治安大队一中队队长胡广战说,让小明产生轻生念头的起因确实如此,“家长催他写作业,他有逆反心理,和家长发生争执,后来产生了轻生念头。”
最早发现小明有自杀迹象的是一位与小明素不相识的网店客服人员。原本像往常一样为顾客“上门”感到高兴的客服,因为这位顾客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这个东西吃多了能死吗”,对其产生了警惕心理。
客服人员和小明交流了几句后觉得不对,小明言语间确有轻生倾向,便一边安抚,一边询问他的收货地址,并及时把情况反馈给阿里安全自杀干预师团队。
2019年7月,阿里安全牵头,联动阿里健康、客服等部门推出守护生命项目,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感知风险,另一方面对商家开展专业培训。当商家发现风险,会及时安抚、劝阻,筑起第一道保护屏障,并通知阿里安全“自杀干预师”。紧急情况下,平台联动警方及时介入。
这种联动机制挽救了小明。阿里安全自杀干预师武纲在接到来自商家客服的通知后,立即启动紧急干预程序,根据店铺客服提供的信息,排查小明的下单情况,并联动平台客服向小明所在的漯河当地警方报警。
报警信息经110转到漯河市公安局沙北分局治安大队一中队,队长胡广战根据客服提供的收货信息开展综合研判,确定了小明住址、联系亲属。随后上门,发现有轻生念头的竟是一位13岁的男孩。
好在有惊无险,在各方努力下,从发现风险情况到民警入户干预,前后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男孩母亲听说事情经过以后,表示以后教育孩子时会注意方式方法,并关注孩子近期动向,做好孩子心理疏导。”胡广战说。
心理健康问题或存在长期性
随着少年儿童相继返校,疫情期间亲子关系的紧张将得到缓解,但对学校疏导学生心理问题能力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学生在居家期间积压的一些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惯等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发现,根据教育部的调研和全国心理援助热线掌握的信息来看,青少年在疫情期间表现出和以往任何一段时间都不同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是:疫情引发了强大的心理恐惧、焦虑和压抑;特别担心居家学习效果不佳、害怕学习成绩下降;亲子矛盾升级,甚至出现家庭大战;居家生活枯燥无聊,导致易怒、作息不规律、想外出等不正常状态;玩手机时间增加,难以自拔。
近日引发舆论关注的14岁女孩玩游戏充6万元,被发现后自杀事件就是一例因玩手机造成的悲剧。辽宁省葫芦岛市某中学一名14岁女生在一个月内为某手机游戏充值6万余元,被父母发现后从家中阳台坠楼身亡,尸检后已排除他杀,警方未立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指导各地特别要关注在疫情期间出现沉迷电子产品等情况的学生,提供干预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其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学校在开学前后要及时进行师生身心健康状况摸底,根据师生的反馈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开学前通过在线调查和线上沟通,充分了解全体师生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开学后通过师生自我报告、日常观察、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掌握困扰师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同时,要关注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可能存在长期性和隐蔽性,“有些心理应激症状会延迟出现”,要注意定期、多次、全面掌握。
你不孤单我们和你在一起
教育部强调,关注和重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对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学业支持,开展有效心理辅导,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应对、及时上报。特别关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追踪评估,结合以往辅导记录,提供预防性心理辅导,协助其维持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存在严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精神疾患的师生,学校应做好隐私保护,设立标准化处置流程,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家长或亲属,并转介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心理援助机构,联合家庭、社区及医疗机构将各项流程措施落实到位。”《指导建议》对于重点人群予以特别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君武认为,对中小学进行新生命观教育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性。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就要教会他们如何正视生命、尊重生命。“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可能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轻生、自残甚至做出伤害他人违反法律的事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专门就中小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研究,建议关注学生的幸福感,通过实施优质的素质教育,逐步淡化升学教育影响,改革当前的考核评价机制。这也能够减少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降低中小学生因升学压力、学业竞争造成的负面情绪。“当务之急是建立儿童青少年自杀死亡、自杀未遂数据信息披露机制,使之成为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一项职责义务。研究还建议推动法规制度修订,如将学生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评估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条款,实现自杀预防常态化。”
我们还需要社会的力量。以刚刚推出的“守护生命计划”为例,它就是官方机构与民间力量合作的范本。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阿里安全、阿里巴巴公益等推出的这一计划,由专业机构指导阿里安全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还给予专业知识支持。
“亲,你不孤单,我们和你在一起”。当用户在淘宝手机端搜索与自杀相关的内容时,会自动跳出“守护生命”宣导页面,在显著位置提示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及国家免费心理咨询热线。页面还设置了心理健康知识板块,引导有焦虑、失眠、情感障碍等特征的人士,通过自我学习,掌握科学应对的方法。“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重,我们希望利用平台技术和社会多方共治的方式,为有自杀倾向特征的人提供关爱服务,为生命安全筑起一道防护墙,让治理在数字经济时代创造更多价值。”武纲说。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