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四川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激发科技、人才之力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2020-05-11 09:27:2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5月10日电 (王鹏 岳依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受到广泛关注。正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两会上,不少医疗卫生领域的代表委员表示,人才培养和科技力量应当是建设重点。

四川省人大代表、泸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郑海三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由于报酬、职称晋升等方面落差大,四川某山区县级疾控中心近4年来,按照特殊人才政策招聘的疾控中心人员流失严重。

四川省政协委员、甘孜藏族自治州疾控中心主任李伟同样认为,专业队伍不稳定、高素质人才留不住对疾控体系发挥作用影响很大。

“我建议出台留住疾控队伍人才的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让这批专业人员能长期有效地在这个系统做有用的工作。”李伟说,以甘孜藏区为例,当前疾控队伍力量偏弱,但鼠疫、炭疽、包虫病等防控任务很重,还需大量专业人才。

“中国目前的疾控体系完整,但待遇相对较低,留住人才很难。”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说,如何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如何实现疾控和医院两个团队的高效融合,实现人力资源、成本和组织架构的高效有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邓绍平说,除了疾控人才,四川基层还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全科医生,没法担当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因此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是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及早阻止疾病或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扩散。”

除了人才培养,如何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融合科技力量,也是不少专家关注的重点。

郑海三说,目前四川省多地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仍处于“你问我答”的传统方式。一旦有人不如实上报或记错信息,整个流行病传播链条就被“扭曲”,“亟待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进行有关监测。”

郑海三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目前存在信息系统建设不足的问题,部分地方疾控中心尚未实现跨区域信息共享,无法实现跨区域精准追踪和调取信息。他建议尽快建立各级公共卫生数据信息集成平台,推动各级疾控机构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疫情防控相对独立的应急体系。

身在疾控一线的李伟同样表示,此次抗疫中流行病学调查手段单一。他建议加强对流行病学调查中的科技手段投入,“特别是充分使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包括物联网数据,支持流行病学调查高效率进行。”

事实上,此次四川省两会期间,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已写入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对此,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卫健委党组书记沈骥表示,四川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仍需加强,计划在省市层面用几年时间建设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把过去完全独立在医疗机构以外的预防机构和临床医学合并,以医防结合来推动疾病预防体系的改革发展和能力提升。

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改革方面,沈骥认为需要完善预警、疫情研判、紧急启动方式、战略物资储备等机制,并通过招大引强、培养本地专家等多种举措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强化涉及到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医疗救治体系,因为最好的防疫方法就是医疗,实现病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就意味着管好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完)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