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变“网红” 小村故事多——大别山区乡村振兴样板观察
新华社郑州4月30日电 题:“空心”变“网红” 小村故事多——大别山区乡村振兴样板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丁、双瑞、孙清清
春光正好,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新县周河乡西河村,近30名工人挥动铁锹和锄头,在一片已荒废了几十年的农田里忙碌。预计半个月内,这里将平整完毕并栽上300亩阳荷姜种苗。
“去年我们卖了70万瓶阳荷姜盐渍菜,很受游客欢迎。”返乡3年来,37岁的匡建新陆续开发了“大别山阳荷姜”“贰两毛尖”等多款特色农产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越来越多沉睡的资源被唤醒,这个一度只剩下39人的“空心村”正变成“网红”旅游地,并吸引400多名村民回乡。
高起点规划 古村换新颜
“山青水碧的自然环境,古色古香的人文底蕴,还有现代化的休闲配套设施,成就了西河村30万人次的年游客接待量和‘网红村’地位。”周河乡党委书记易新生说。
记者犹记初次到访西河村的情景。2014年春天,国家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不久,作为试点项目,西河村着手编制规划。这个有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当时被荒草和垃圾包围,一座座传统民居残破倒塌,低矮脏乱的牛棚散布街边,一派凋敝之象。
西河村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这里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村子四面环山,闭塞落后,不少村民举家外迁。到2013年,原有数百人的村庄仅剩下39名老人,因为难舍故土,他们只能在贫穷中挨日子。
“我们邀请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专家对古民居修复、基础设施和村落景观进行整体设计,从起点保证了高质量。”从西河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到西河古村落景区管委会主任,职务变迁中,张一谋见证了小村的脱胎换骨。
很快,古民居恢复了青砖黛瓦,河里的淤泥、杂草清理了,地下管网铺上了,遍布牛粪的主街道变成整洁的石板路,古村老宅尽显豫南灵秀之气。
人才回流助力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48岁的致富带头人张思恩是最早返乡的青壮年,今年是他回到西河村的第七年。
“以前回老家探亲,路边疯长的灌木丛把车漆划得不成样子,街上臭气熏天,我就想什么时候能变个样?”张思恩十几岁外出务工,在北京打拼多年,名下拥有2家公司。当家乡动员能人返乡时,他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
2014年初,他成立西河农耕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大别山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带领村民发展油茶、板栗等原生态精品农业,还建设了湿地公园、竹海等多处旅游景点以及星空帐篷酒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在张思恩带动下,陆续有400多名村民返乡。按照“合作社带动、运营公司管理、贫困户参与”模式,昔日的“空心村”发展成诗意田园与创意时尚融合的乡村“慢生活”度假区,27家民宿可同时接待400名游客。去年,西河村年旅游收入达3000多万元。
目前,全村人全部加入了合作社。依靠劳务工资、合作社分红和自主经营,每个家庭的年收入从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彻底摘下了贫困帽子。
文化创意开掘乡村资源
随着新县退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蝶变”后的西河村仍在寻求突破。凭借文化创意,看似寻常的乡村资源不断被开掘和盘活,让早已熟悉西河村之美的人们时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因为现场演示古法榨油,不少游客成了我的忠实顾客,离开以后还会在网上买。”疫情期间,48岁的西河油茶博物馆馆长张泽成也没闲着,通过网络销售了价值3万多元的茶油。
大别山区盛产油茶。西河村专门建了博物馆,并以低价租给从事油茶种植、加工的邻村村民张泽成,通过现场演示古法榨油普及油茶文化。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也给张泽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2019年7月入驻西河村至今,他共卖掉12000斤茶油,销售额逾百万元。
活力充盈的西河村也吸引着外来创业者。他们以新鲜、前沿的目光打量这片土地,从当地司空见惯的乡村资源中发掘出更多价值。
2016年底,在深圳从事IT行业10年的匡建新来到西河村,从山间遍植却无人问津的野茶入手,成功打造出小众化的“贰两毛尖”茶叶品牌。之后,他又瞄准大别山区常见的植物阳荷姜,创制了线上线下都受追捧的下饭菜。
“来西河村发展的人越来越多,不能都去做餐饮民宿,还是要用创意挖掘本地特色。”匡建新说,为确保阳荷姜原料充足,今年计划自己搞种植,村里弃耕多年的300亩农田由此有了用武之地。像他这样的外来创业者,西河湾已有20多人。
“村里很多人跟我一样,当年拼命逃离,现在身心俱归。”张思恩说,这些年来,他眼看着西河村一点点变成理想中乡村的模样。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尾声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这种改变,还正在更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发生。 【编辑:丁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