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道光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呼吸危重症专家宋立强
■解放军报记者 高立英 中国军网记者 高辉 通讯员 王煜
宋立强查看患者胸部CT(高辉 摄)
近几天,又一批重症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ICU。忙碌了一天坐在班车上的宋立强,在脑海中把患者又梳理一遍才满足地闭上眼睛打个盹。
那是一个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地方,长方形的病房没有窗户,灯光24小时长明。一个多月以来,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宋立强和战友们每天都在这里,为挽救每一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而艰苦战斗。
3月15日下午1点半,脱下隔离衣,换上迷彩服,宋立强大步走出重症医学一科病房,穿过长长的白色走廊,一脚踏进春日暖阳。
呼吸危重症专家宋立强(高辉 摄)
仰起头,眯着眼,看透蓝的天上流云飞过,一股充实感从宋立强内心深处涌出的,将连续战斗数小时的疲乏和紧张一扫而空。
看着一个个生命在自己手中“重启”,宋立强觉得这种满足感无以伦比,“虽然非常累,也很紧张,但我从来不认为这是一件苦差事。”
宋立强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一名队员,也是军医大学一名教授,更是一名有着33年军龄的军医。细细看完他在抗疫一线救人、授课、科研的一组照片,宋立强的女儿若有所思地说:“爸爸的身上,有那么一种说不出的品格。”
这种“说不出”的品格,究竟是什么样的气质?
宋立强用手机联系患者家属,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向家属通告患者病情(高辉 摄)
走近宋立强,记者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有爱的人,热爱每一天的战斗,关爱病房里的每一个患者,珍爱奋斗之后的每一点美好。“兵者、医者、师者”恰如“品”字三足,在他身上鼎立起一个纯粹的灵魂,汇聚成一道爱的光芒。
3月10日,宋立强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高辉 摄)
这是一名医者救死扶伤的“天命”——
3月10日凌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驻地,宋立强快速敲击着键盘。《现有条件下救治过程的不足和思考》一文如涓涓细流从他脑中缓缓而出,不断闪现在电脑屏幕上。
出征武汉以来,他一边争分夺秒救治病患,一边加班加点查阅资料、制定规范、讨论病例、撰写共识,不断摸索总结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
这一天,是这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的50岁生日。同为军医的妻子李妍发来祝福短信,宋立强有些动容:“五十知天命。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命。”
在火神山医院,宋立强常对患者说的一句话是:“加我微信,今后随时可以找到我。”听到这句话,许多原本焦虑的患者放心转出了重症监护室,离出院康复又近了一步。
对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提供实时指导,其实是宋立强多年来的工作常态。下班之后,有病人来电咨询求助,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
如此“公私不分”,妻子早已习惯,“宋立强的热情和能量,几乎都用在病人、学生和战友身上了。有时出院的患者又遇到病情波动,一问就是半个小时放不下电话。可给我打电话说事情时,三五句说完就挂。或许,因为两人都是医生的缘故。”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病房。(高辉 摄)
一踏进病房,宋立强就会回想起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味道——母亲身上来苏水消毒液的气味,“闻着就让人感到安心和踏实。”
宋立强的母亲曾是一名职工医院的妇儿科医生。因为家住单位家属院,半夜,病人家属敲门敲窗,母亲急忙披衣起身就走;中午,有人登门求救,母亲放下没有吃完的饭碗,抽身便去;有时忙不过来,母亲还会带着年幼的宋立强去医院值夜班。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宋立强走上了从医之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他心中是如此朴素而坚韧。
宋立强为病人实施个体化治疗。(高辉 摄)
医者有仁心,医术是仁术。经过宋立强和团队分工协作,精确诊断,精准施治,许多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转危为安。为了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宋立强不断跟踪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采取个体化呼吸支持方式、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和全身精细管理。
“把能救的病人都救过来,让我们对家属没有遗憾!”宋立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一种深度的幸福感,它会由内而外,日益持久,不像浅表的快乐只会转瞬即逝。”
宋立强与医务人员交流患者情况。(高辉 摄)
这是一名师者教书育人的坚守——
“同学们,网络课程开始了!”2月20日晚上6点半,宋立强在驻地宿舍内,开始直播《内科临床诊治新进展》。
屏幕那头,远在西安的空军军医大学200多名学员满怀期待——刚出病房又进“课堂”,一身迷彩服的宋教授声音中多了几分深沉,眼神也更加坚毅。
这节课,宋立强不光收获了学生们送上的1300多次点赞,也开创自己教学生涯中又一个“第一”:首次在“战场一线”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授课。
接到授课任务后,白天在火神山重症监护室奋战的宋立强,连夜加班备课,准时开讲。“这次身临其境的实战教学机会,太难得了!”
对宋立强而言,临床、科研和教学,缺一不可。学员们喜欢上宋教授的课,不光因为他是男教员中的“颜值担当”,也不是因为他的课总能在启发思维的同时激起欢声笑语,更因为他身上独特的坚强与坚守。
去年夏天,本科学员们走进课堂,惊奇地发现左腿骨折的宋立强教授早已坐在教室等候多时。那一个半月时间里,宋立强打着石膏、坐着轮椅,用一贯生动幽默的讲述和丰富详实的前沿内容,赢得了学员们一次又一次掌声。
宋立强和医务人员护送患者到放射科进行CT检查。(高辉 摄)
这是一名兵者永远冲锋的姿势——
“上呼吸机的9床脉搏氧维持不住了,赶快抢救!”3月15日早晨,宋立强刚进更衣室就接到了值班医生的紧急呼叫。
进入监护室后,他快速检查呼吸机,推来气管镜仪,搬来心电图机,查阅近期胸片…… “采取俯卧位!”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这位大面积脑梗合并重症新冠肺炎的患者转危为安,青紫的脸庞终于泛出红晕。
此刻,宋立强护目镜里白色雾气氤氲,化成涓涓细流,在镜屏上勾画出不规则的水迹。在这场汗流浃背的遭遇战中,宋立强战斗的一天拉开序幕。
宋立强为患者吸痰。(高辉 摄)
为脱机拔管的危重患者吸痰,带逐步康复的病人去影像室拍CT,到感染四科一病区回访刚转出的病号,和军校战友王发祥讨论救治经验……在“红区”的几个小时里,犹如一场激烈的战斗,他的脚和手没有一分钟停下来。
那天晚上,女儿发来微信问父亲何时凯旋,宋立强用一句唐诗回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剑眉星目的宋立强,穿上军装气质格外硬朗。从17岁考入军医大学开始,这身军装宋立强一穿就是33年。他忘不了,儿时家中相框里父亲那褪色的军装照,眉宇间透着一股威武和正气。
宋立强为患者实施俯卧位拍背。(高辉 摄)
既憧憬着像母亲一样救死扶伤,又立志像父亲一样从军报国,宋立强最终成为一名人民军医。
一枚17年前的纪念抗击非典胜利首日封,见证了青年军医宋立强在小汤山的战斗历程;12年前,他的身影又冲锋在汶川抗震救灾的野战救护帐篷中。
这一次,他作为专家骨干出征武汉,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亲手完成第一例“气管插管”,冒着极大的风险,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那根内径7毫米的软管,被称为患者的救命稻草。在许多医院为新冠肺炎患者插管的医生被称为“敢死队员”。但宋立强却说:“插管一点也不像想象中那样轰轰烈烈,而是一个有条不紊的过程,只不过,隔着护目镜会降低效率。”
宋立强为患者实施气管镜检查。(高辉 摄)
他坦言,自己根本没有想过“敢死不敢死”的事,倒是以此为意向,随手写出一首诗歌:穿过你的朦胧的我的眼,只要还有光感,我就要站在病人的面前,让他看到无畏的身形和勇气……
生活中的宋立强,也有很多面,偶尔写首诗,令人称叹;随手画几笔,有模有样;跳起“国标”,惊艳四座……
宋立强与医务人员讨论患者病情。(高辉 摄)
用仰望星空的情怀和热爱,实践着救死扶伤的至精至诚,激荡着人民军医的大忠大勇。或许,这就是宋立强女儿口中的那种“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