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绿舟扬帆护大江 长江黄金水道奏响“绿色交响曲”

2019-10-09 12:26:59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武汉10月9日电 题:绿舟扬帆护大江——长江黄金水道奏响“绿色交响曲”

新华社记者 王贤

茫茫九派流中国,云水浩渺万里程。万里长江自古便是贯穿东西部的流通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2018年干线货物通过量达26.9亿吨。

岸电覆盖、垃圾上岸、码头整治、生态航道……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引领下,古老的黄金水道奏响“绿色交响曲”澎湃乐章,焕发出新的生机。

岸电用起来,滚滚黑烟少了

夜深了,三峡大坝上游的秭归港茅坪游轮码头寂静无声,从重庆开来的“黄金一号”游轮已停靠了一天多,船上灯火通明,却听不到发电机的轰鸣,也不见一丝黑烟。原来,这艘游轮接上了港口的岸电。

过去,船舶停靠码头期间靠柴油发电,成本高、噪音大、废气多,污染严重。使用岸电后,没有黑烟,听不到噪音,成本也降了,一举多得。

宜昌茅坪港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笃求介绍,船用岸电每度1.6元,换算成燃油需3元多,成本降了不少。游轮每次在茅坪码头要停泊40多个小时,船一到港都是抢着接。“8月份岸电用了约70万度,岸电的收益和船舶停泊费持平,是港口一笔不菲的增量收入;每年可替代燃油2820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港区,“汉海8号”船一靠港,轮机长张敏就安排船员接上岸电,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张敏说:“船舶停泊10小时左右,以往每小时要烧100升柴油,接上岸电后,发电机可以停掉,有助于机器保养,还能节省1300元,减排二氧化碳110千克左右。”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闻新祥表示,长江沿线各省市正按“先易后难、先客后货、分类分级”的原则,加快推进岸电全覆盖,200余座码头陆续建设和改造岸电设施。

垃圾运上岸,水体污染少了

记者见到65岁的李永华时,他正到中石化李埠水上加油站接收船上的垃圾和污水。在长江上跑了40年船,以前生活垃圾、污水都直接排到江里,那时,李永华是长江的索取者;而今,作为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首条生活垃圾船舶油污回收处置多功能船——“浩川江净1号”回收船船长,他成了母亲河的守护者。

“我每天都要到长江荆州区段跑1个航次,能接收1吨左右的垃圾,5月1日开始荆州区财政买单,对船舶实行免费接收后,大家都愿意配合了。”李永华说,原来一涨水到处都是垃圾,现在很少看到,大家保护母亲河的意识增强了。

下游,安徽港口已实行部分船舶污染物免费接收。今年5月,江苏长江汇兴隆洲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正式投入运营,率先试点水上环保免费接收服务。专门进行船舶污染物接收的“绿色集装箱”投入1个月以来,日均接收污染物近15立方米。保守估算,服务区一年可回收各类污染物约6000立方米。

长江汇董事长方保利说,用于接收锚地船舶污水垃圾的“锚地网”,9月10日正式上线。线上“锚地网”结合线下环保接收船,大大改善船舶锚地的污染物排污治理问题。

江苏海事局副局长王士明表示,为解决辖区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随意、船员有偿处理污染物费用高的困难,他们提出靠港和锚泊期间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接收,航行期间污物排放全达标;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和垃圾免费,内河船舶免费水上交通和锚泊。目前近80%码头、临时过驳区、锚地停泊区、水上服务区已经实现“一零、两全、四免费”。

岸线更美,航道更生态

傍晚,武汉市青山区江滩公园绿意盎然。站在长江大堤上望向长江,几位市民正在江中畅游。

“原来这里杂草丛生,连绵几公里都是非法码头、砂堆、破厂房等,人们避之不及。”85岁的居民陈家乐说,码头整治了,建成了公园,亲水景观让人愉悦,每天都有不少人来玩。

2015年10月以来,相关部门和沿江省市持续开展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关停取缔非法码头1361座,一大批码头被规范提升;建起了一个个江滩公园。

航道建设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船舶能耗,大量的生态修复工程也在扮靓长江黄金水道。

“早期长江航道就是天然状态,大家对生态考虑比较少,为了快速把航道打通直接用炸药清障,航道疏浚后的弃土也大多往边上推。”长航局规划基建处副处长王洪峰说,近几年“生态航道”理念被放在突出位置,2018年开工建设的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整治工程生态投资高达4.55亿元,占工程总投资12.17%。

在武安段水下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探索建设了“生态涵养实验区”,把呆板的水泥框架设计成“人工鱼礁”,既可以满足航道整治要求,又为鱼类产卵繁殖提供良好的生境。这一工艺在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尚属首次。

“推进航道生态化,我们已从过去的航道建设重整治转变为治理、守护、修复并举,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航道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