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我国生态气候总体趋好 台风黄色预警继续发布:“巴威”强度继续加强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将打造首个国家公园生态图书馆 打造政协委员在大湾区履职平台 广东湛江政协有新举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万象宣言(全文) 重邮副校长: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尚存六个薄弱环节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实现免备案异地就医结算 “北斗”应用规模显著扩大 在多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打响工程建设“新会战” 76项重点工程将开工 三峡水库以上水库群发挥拦洪效益 减少受灾人口约40.1万人 “说好的暴雨为何迟迟不来?”天气预报背后的误读 中国华北地台首次发现赫德虾类 产业生态赋能平台上海成立 助推医疗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发表声明:支持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展对接 林郑月娥:香港特区政府将锐意保持海陆空运输枢纽地位 亮亮百姓“粮仓家底”——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 河北对天下第一关城台进行抢修加固 新华时评:共饮一江水 命运紧相连 探索“等外”有了新的立法依据|民法典与检察工作 江西成为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开学第一课:爱惜粮食 漫画“八不准” | ②不准强占多占耕地建房 四川省资阳市委原书记陈吉明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增产又增收 全国粮食加工转化率今年将达88% 青海首次发现中国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 【100秒漫谈斯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何而来? 珠澳口岸恢复开放粤澳两地牌车辆正常通关 王毅同匈牙利外长会谈: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 高唱战歌抗洪魔——江西省鄱阳县人武部抗洪抢险记事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4例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专家:洪涝灾害影响有限,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绿灰白”破解城市内涝之“囧” 湖南通报洞庭湖污水直排等问题 56名责任人被问责 接种三针抵御四型病毒 全球首个戊肝疫苗有何“绝招” 王毅:匈牙利外长率先访华,具有标志性意义 因为一句承诺 农民赵光怀默默看守汉代古墓群23年 2019年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超7000亿元 专家论“坡地村镇”:巧化“两难” 提高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环境部:7月“2+26”城市降尘量同比下降8.1% 中国外交官段洁龙当选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共同主席声明(全文) 中国保持开放 没有“简单报复”在华美企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用 首批2000多名学生搬迁 无需缝合自动降解 新型人造皮肤破解大面积损伤修复难题 中纪委评“大贪巨贪”官员:就是一财物保管员 中国政府抗疫医疗专家组在南苏丹为中国公民答疑解惑 天津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为菲律宾输入 《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 重点治理不文明行为 首趟“湾区”号中欧班列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台风“巴威”继续北上 中国华东等地近岸海域掀狂风巨浪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我国生态气候总体趋好

2020-08-25 09:41:29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24日电(丁亦鑫)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为满足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时代需求,科学推进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现予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提供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科学客观地反映气候系统变化的新状态,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作用。

《蓝皮书(2020)》显示,气候系统多项关键指标呈加速变化趋势。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极端性增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生态气候总体趋好,区域生态环境不稳定性加大。

大气圈:全球变暖趋势持续

《蓝皮书(2020)》显示,全球变暖趋势在持续。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过去五年(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2019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本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0.87℃,是20世纪初以来的第二高值。

  1850~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

《蓝皮书(2020)》指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温方面,1951~2019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2019年,云南元江(43.1℃)等64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降水方面,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1961~2019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平均年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年累计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站日数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3.8%。1961~2019年,中国各区域降水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青藏地区降水呈显著增多趋势;西南地区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余地区降水无明显线性变化趋势。21世纪初以来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波动上升,东北和华东地区降水量年际波动幅度增大;2016年以来,青藏地区降水量持续异常偏多。

温室气体方面,2018年,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全球平均浓度均创下新高,其中CO2为407.8±0.1ppm、CH4为1869 ± 2 ppb、N2O为331.1±0.1 ppb,分别达到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水平的147%、259%和123%。1990~2018年,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CO2浓度逐年稳定上升;2018年,瓦里关站CO2、CH4和N2O的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409.4±0.3ppm、1923±2ppb和331.4±0.1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均略高于2018年全球平均值。

  1990~2018年中国青海瓦里关和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

全球大气本底站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变化

水圈:全球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

《蓝皮书(2020)》表示,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从1901~1990年的1.4 毫米/年,增加至1993~2019年的3.2 毫米/年;2019年,为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据介绍,1980~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的第三高位,较1993~2011年平均值高72 毫米,较2018年升高24 毫米。

  1980~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距平。(相对于1993~2011年平均值)

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为1870年以来的第三高值。1958~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量(上层2000米)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加速。1990~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增加速率为9.6×1022 焦耳/10年,是1958~1989年增暖速率的5.6倍。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量为有现代海洋观测以来的最高值,较常年值偏高22.8×1022 焦耳。

就我国陆地水来看,1961~2019年,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偏多为主,2003~2013年总体偏少,2015年以来地表水资源量转为以偏多为主。2019年,中国十大流域中松花江、西北内陆河和东南诸河流域分别较常年值偏多31.5%、9.3%和8.6%;淮河、西南诸河和海河流域分别较常年值偏少23.9%、19.1%和12.8%。

陆地生物圈:中国植被覆盖稳定增加

《蓝皮书(2020)》显示,2000~2019年,中国年平均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全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2019年,中国平均NDVI为0.373,较2000~2018年平均值上升5.7%;2015~2019年为2000年以来植被覆盖度最高的五年。

  2000~2019年卫星遥感(EOS/MODIS)

中国年平均归一化差植被指数

区域生态气候方面,2005~2019年,石羊河流域荒漠面积呈减小趋势;沙漠边缘外延速度总体趋稳,但个别年份波动幅度较大。2000~2019年,广西石漠化区秋季植被指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区域生态状况趋于好转。2007~2019年,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农田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净吸收;2019年,受严重的伏秋连旱影响,二氧化碳通量为–2.49千克/平方米/年,净吸收有所下降。

  2005~2019年石羊河流域荒漠面积与降水量和工程输水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