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刘亮)2020年中国高校毕业季已近尾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卫战”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不少挑战。为了给应届生们吃下“定心丸”,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密集出台了“促就业”“稳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帮助高校毕业生寻找出路。
从近期数据看,就业预期明显改善。中国央行7月2日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收入感受指数、就业预期指数、居民消费意愿均环比上升。其中,本季就业预期指数为50.1%,比上季上升2.8个百分点,提升明显。
就业预期的提升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回暖。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各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经济运行恢复势头稳中向好。
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连续4个月在荣枯线上,经济恢复势头、产业链稳定性进一步巩固,为下半年经济平稳开局奠定了基础。
就业预期指数上升,还离不开各方为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路打出的组合拳。
今年3月,官方提出,多方面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等多项重要举措,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扩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等。
在官方、企业用人单位等共同推动下,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数量和比例与往年相比有所扩大。
例如,北京市提出事业单位2020年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比例提高至80%;天津市要求市属国有企业今年招用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10%以上,提供不低于3000个就业岗位等。
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一些地方还发放各类就业补贴、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等。
例如,海南省提出,毕业生可申请住房租赁补贴或购房补贴,住房租赁补贴累计发放不超过36个月;上海市明确,对高校毕业生首次在沪创业的,可申请一次性8000元创业补贴;广东省依托省内优质企业资源,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上万个就业见习岗位等。
为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北京、江苏、广西、吉林等多地还明确,对招录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或社会组织,按每人标准给予月度补贴,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
此外,受就业岗位整体减少影响,官方还采取了升学扩招吸纳行动,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等。
在公务员招录考试方面,不少地方也释放向应届生倾斜的信号。记者梳理发现,相较去年,福建、湖南、山东、湖北等地的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大幅增加,不少岗位对工作经历要求相对宽松。此外,不少地区也扩大了应届生基层公务员的招录规模。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有所提升。截至今年6月上旬,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超六成;截至5月底,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签约就业率40.45%,较去年同期上升7.13个百分点;在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已达到50%左右。
当前,2020届毕业生求职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专家建议,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应尽快细化落地,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同时教育、人社等部门应做好衔接工作,对于未能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及时纳入待业等保障范畴,做好保障托底工作。(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