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一变化引起会内会外广泛关注。
这是科学务实实事求是的体现
人民日报:有人可能会说,没有具体的数字目标,就无法起到预期管理作用。事实上,不设具体数字目标,也是考虑到今年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务实安排。当前,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很难为GDP设定一个具体的数字指标。正因此,以不设具体数字目标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这是科学务实、实事求是的体现,是为了更加灵活地应对不确定性,这本身就体现着驾驭中国经济的娴熟与从容。
从宏观调控的目标而言,“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体现出一种底线管理的思路。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这些具体目标任务以及相关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支撑政策,同样可以发挥“指挥棒”作用,形成市场预期和政策导向,协调各个条块和各个地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同时,只要守住充分就业、中小企业生存、社会大局稳定等底线,那么经济的潜在增速就不会低到哪里去,而且一旦内外形势好转,就能迅速形成供需良好循环的态势,推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增速。
许多硬指标必须达到,不少硬任务必须完成
新华每日电讯:尽管没有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今年仍有许多硬指标必须达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这一个个都是关乎民生的指标,体现出中央政府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努力办好群众关切之事的决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这一个个指标则是旨在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必须达到的硬指标。
尽管没有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今年仍有不少硬任务必须完成。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这些硬任务,是党和政府向历史、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没有退路可走,没有折扣可打。
尽管没有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今年仍有完成各项工作的硬时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今年已经过了近5个月,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要在硬时限里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经济不会失去准星,仍会有的放矢
新京报:不设经济增速目标,是基于当前宏观形势实事求是作出的清醒判断。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目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依旧很大,国民经济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防疫和经济复苏的双重挑战,决定了不能再以经济增速为唯一发展目标,而要在秉持“生命至上”理念的同时,谋求发展。
实际上,即使不设经济增速目标,不把刺激经济的招数用足用老,也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当然,不设经济增速目标不意味着不要发展。4月17日和5月1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其实已经为经济增长设立了空间和底线。
还应该看到,虽然不设经济增速目标,但从“六稳”“六保”的导向来看,经济发展的目标并没有偏移,只是被分解得更加具体化了,同时也更加注重与社会效益结合,更加注重民众的切身感受。可以说,不设立经济增速目标,围绕“六稳”“六保”,设立了具体的民生目标和改革目标,今年的经济不会失去准星,仍会有的放矢、稳中求进。
未设增速目标彰显“六稳”“六保”坚定决心
北京青年报:今年要通过“六保”来实现“六稳”,保障经济基本稳定,而这一目标相比经济增速目标,更为具体也更加重要。正是在“六稳”“六保”目标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等重要而具体的“小目标”。
没有经济增速目标,只有“六稳”“六保”目标,暂时拿走了GDP这个“指挥棒”,意味着从中央到各地各部门,今年工作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都将主要围绕抓好“六稳”“六保”而展开。这彰显了中国全力抓好“六稳”“六保”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政府保障就业和民生,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的坚定决心。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