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直播带货”是近期的热词,各地也将此与消费扶贫结合,帮助贫困户获得更多收入。但有分析认为,在“直播带货”的热潮过后,扶贫产品还存在着产业化发展不足、职业化人才培养需求增加以及物流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问题。8月28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直播带货”中的消费扶贫下一步发展进行提问。
“这个问题问的很尖锐,”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在回应时坦言,“首先我们肯定直播带货是个非常好的形式,而且一些贫困地区的县长、书记还主动站出来直播带货,我们不反对,但是不完全倡导。”对于名人,特别是各个方面在消费者中有影响力、带动力的直播带货相关人士,国务院扶贫办是高度肯定和鼓励的。
目前,“直播带货”也出现了小情况,“我们发现少数地区请名人大牌,最后算账下来,请名人花的费用和直播带货以后的效应不成正比,成反比,花了好几十万、上百万,最后直播带货的销售才小几十万,这个账怎么算都算不过来。”洪天云认为,这方面是教训,也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洪天云表示,总的来说,现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成果大规模展现,但是客观来看,扶贫产业发展是有周期、有规律,是有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现在贫困地区由于相关物流条件、发展条件和现代设施等,比发达地区和内地发展好的地区差。
“在扶贫产品中,很多产业的产业链条不长,链条比较脆弱,在工作各个环节中,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比较低,扶贫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高,特别是物流配送和物流设施都还有差距,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年攻坚战剩下的几个月时间里把相关短板补好,补齐。”
洪天云介绍,在“十四五”规划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把相关的困难问题考虑更多一些,推进扶贫产品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参与大循环、参与市场化的大竞争。同时,由于贫困地区是市场信号比较弱的地方,政府还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