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一线,优秀学子前赴后继、不骄不躁
2011年,清华大学毕业后,于新辰毅然选择来到这里。
“毕业也有其他选择,包括进大城市科研院所。”于新辰说,“但是自己特别想在航天一线奋斗圆梦。”
于新辰在进行设备测试 凌斯秦 摄
刚来不久,于新辰就被分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箭体动力室常规组。通过虚心请教专家、同事,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仅几年时间,他就胜任了包括火工品安装、射前负12小时程序审查等关键过程在内的众多发测工作,很快便成长为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
在于新辰之前,还有很多清华的“师兄”,胡嘉便是其中一个。2001年毕业的他,来到中心近20个年头,已经成长为技术部某室副主任,曾开发发射场区工业控制系统软件17套,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的他,是中心优秀的专业技术骨干。
陈明旺在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白肖飞 摄
追随着“师兄”的脚步,2015年,陈明旺也来到西昌发射场,成了于新辰的同事。2017年,工作两年的陈明旺再次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完成“类脑计算机”项目的研制和开发,并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陈明旺说,该项目可以应用到“智慧型航天发射场”的建设中,将为中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俊新(右一)在任务现场 郑树宏 摄
在中心,像他们一样的清华学子还有很多。张俊新、赵大朋、覃杰、黄富强……因为梦想,他们齐聚一堂,像朵朵浪花,奔涌在中国梦航天梦的时代长河里。
创新平台,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建功航天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介绍,这些年,中心党委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工程,除了安排多岗位锻炼外,还大力实施“三大人才工程”,积极与22家国内著名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签订联合人才培养协议,搭建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不断吸引名校学子建功航天。
美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中心是名校学子成长成才的沃土。
于新辰,作为中心优秀科技人员代表,在2018年受到习主席接见,并于2019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胡嘉,曾多次获得科技进步类重大奖项,所参与项目为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张俊新,规划论证组工程师,被选为中心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对象;
覃杰,先后担任测控中心计算机某系统多项岗位工作,成长为“一岗多能”的全面型人才......
细数清华学子立足中心平台的成长成才事迹,喜人的成绩跃然纸上。
“当前,中心已经拥有一支覆盖航天发射组织指挥、技术研究、测试操作、综合保障等多层次的人才方阵。未来,中心还将承担载人航天、探月探火等国家航天工程,特别是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行星探测等‘国字号’任务,必将为航天人才快速成长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学宇说。
“清华教会了我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行胜于言’,我们在这里践行着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也收获着最美的成长。”当一枚枚火箭从大凉山升起,这样一群清华学子见证了荣耀与伟大,忍受着艰苦与寂寞,他们,和千千万万的西昌航天人一样,用青春和汗水,用努力和拼搏,汇聚起了追梦、奋斗、创奇迹的磅礴力量。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