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 合力减少“白色污染”

2020-05-15 15:25:1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代表委员采访)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 合力减少“白色污染”

中新网济南5月14日电 (沙见龙)中国10多年来发力“限塑”,多措并举治理“白色污染”,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但距消除其威胁仍任重道远。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继续延续去年关于推广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的建议,倡导合力减少“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指塑料垃圾造成的污染,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郑月明根据中国当前“白色污染”现状及相关产业发展实际,提前准备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资料图: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查看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产品情况。 沙见龙 摄资料图: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查看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产品情况。 沙见龙 摄

近年来,中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明确提出了支持可降解材料推广使用,包括今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鼓励推广应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产品。

之所以“执着”建议推动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郑月明说,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生物可降解材料可以在特定的工业堆肥环境下,通过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生态环境不会形成压力,是解决“白色污染”的良好途径。但现阶段,中国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少瓶颈,主要表现为生产技术不够成熟,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相对于传统塑料而言,成本较高,推广应用受限。

资料图: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在生产现场查看装置运行情况。 沙见龙 摄资料图: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在生产现场查看装置运行情况。 沙见龙 摄

郑月明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他建议能够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合成、改性和回收处理技术攻关,支持建设工业示范装置,采取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在可降解生物材料量产后,首先在一次性购物袋、一次性包装领域推广应用。此外,加大金融市场对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相关优质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制造业带来了较大影响,“但危中有机”。郑月明透露,在疫情期间,该企业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全力保障下游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累计捐赠款物超过110万元人民币。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是中国控制住疫情,进入全面恢复经济社会活动和常态化防控新阶段的重要会议,“能够提振社会各界的信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作为制造业领域代表之一的郑月明期待国家能制定出台更多政策,促进制造业与新基建融合,加快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国家提出的“新基建”,从短期看,可以刺激和拉动投资,促进消费;长远看,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供给,为高质量发展赋新动能。比如,此次疫情期间,“云办公”“在线健康监测”“远程医疗”“无人配送”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就展现了强大成长潜力。

“新基建”还可为众多传统制造业“数字赋能”,撬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郑月明看来,“新基建”与其所从事的新材料产业存在交互推动作用。一方面,新材料是高端制造的基础,为“新基建”提供支撑,比如芯片、高速光纤、智慧交通、智慧能源设施等领域,进一步刺激中国新材料产业加快升级。另一方面,“新基建”也为新材料这类流程制造业带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可实现人、装置、产品、产业链和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大幅提升安全生产、流程控制、工艺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完)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