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致敬!中国追“星”50年

2020-04-28 09:26:02来源:中国青年报

致敬!中国追“星”50年

编者按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纪念日。1970年4月24日,一首《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序幕。半个世纪过去,中国航天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我们推出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暨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50周年纪念日专题,希望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崇尚探索创造,在奋力奔跑中实现人生价值。

---------------------------------

很少有人知道,尽管已经飞了5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依然在地球轨道上遨游。如果抬头仰望星空,人们仍有可能看到它。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从收音机里听到从太空传回地球的《东方红》乐曲,成为中国人永不磨灭的记忆。

忆“星”

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指挥曲以广的儿时记忆里,他就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望着天上的星星,猜测到底哪一颗才是东方红一号。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人们重温那段历史,缅怀那些科学大家的同时,不禁追问,那颗追了50年的“星”,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又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举行的纪念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50周年座谈会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原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给出了属于他的答案。

孙家栋亲历了那个年代。当时的他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如今50年过去,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一组数字:卫星重量173公斤、近地点轨道439公里、远地点轨道2384公里、倾角68.5度、轨道周期114分钟……

“这几个参数,说明了很多问题。”孙家栋说,这些数字意味着当时我国的运载工具质量水平高、轨道高度相当高、入轨精度非常好、倾角发射得也很大,体现出我国的航天技术水平在当时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标准。

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来说,他印象最深的数字是“五”——“第五”。

那次发射,让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尽管名次是第五,但含金量却不止于此。

龙乐豪说,首次出场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虽然只得到了进入太空俱乐部的第五个席位,但运载能力仅落后于苏美,处于世界第三的位置。东方红一号卫星,也是从出生便站上了一个高起点,卫星总重173公斤,超过了前4个国家发射第一颗卫星的重量之和。

“当时,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近地点439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轨道上,这一组数字,比美苏发射卫星的轨道都要高,并且一直到今天还在轨道飞行。”航天老专家方心虎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当时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如今回忆起来,他印象最深的数字是“零”。

他告诉记者,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一举打破了苏联、欧美等国家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搞东方红一号的时候,我们没用一个外国的元器件,都是中国人自己造的”。

从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中国运载火箭的“长征之路”亦由此开启。

当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张贵田担任长征一号火箭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承担了二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任务。

据他回忆,为了验证火箭二级发动机上天的第一手资料,他曾主动请缨去大漠,寻找试验箭发动机残骸。

同样对长征一号火箭情有独钟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镛。他长期从事飞行力学和弹道导弹总体设计工作,长征一号任务开启时,他负责运载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

听到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刘宝镛正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军垦农场参加劳动锻炼。他冒着严寒,奔跑在农场广袤的田地里,把头抬得高高的,把眼睛睁到最大,寻找太空中那颗“我们自己的卫星”。

“那天我们都热泪盈眶,夜不能寐,就想着可以为祖国再立新功。”刘宝镛说。

多年过去,很多院士专家说起东方红一号,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航天精神”,在他们看来,东方红一号研制攻关的岁月,构成了我国“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传统精神的内核。

追“星”

作为青年一代型号“两总”代表,嫦娥五号副总设计师彭兢告诉记者,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其凝聚的航天精神丰碑,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献身航天事业。

型号副总指挥方成革也表示,中国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航天精神和优秀文化基因。

半个世纪过去,从东方红一号到东方红五号,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从悟空号到墨子号,太空已有200多颗中国卫星在轨飞行。

在中国人追“星”的50年里,每一个新高度都是一个新起点,每一次叩问都是下一次探索的新开始——

今年3月,我国又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GEO-2卫星即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如今,北斗三号工程最后一颗卫星——GEO-3,已经运到发射场,做最后发射前的准备工作。

关乎人们出行的气象卫星,也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截至目前,使用我国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已增至107个,29个国家已经建成风云气象卫星数据直收站,28个国家已经注册成为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用户。

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告诉记者,中国航天人用2代4型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卫星发展之路,促成了气象卫星中、美、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2019年12月27日,我国最大火箭“胖五”——长征五号时隔两年多再度出征,它送上天的卫星——实践二十号,在被揭开神秘面纱后,同样备受瞩目。

这是目前我国 “发射重量最重”“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实践二十号卫星总指挥周志成在座谈会上向老专家们专门“报喜”:“实践二十号卫星搭载的先进设备已经全部实现健康检查。我们的电推进技术,已经跻身国际先进之列!”

4月24日,最受瞩目的航天新闻,莫过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的揭晓:“天问一号”。从探月工程“嫦娥”,到行星探测“天问”,中国人的飞天梦正走向更高更远。

在火星探测任务进场的动员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科学家叶培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扬航天精神雄风做两弹一星传人”,下联是“圆中华复兴伟梦担深空探测重任”。

“50年了,我们航天人有责任更上一层楼。”叶培建说。50年前,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入太空的那一刻,中华民族的“天问”答案注定将一步步揭晓。

关于文章开头的问题,曲以广的答案是,东方红一号是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开端,他认为这样界定比较准确。

在1970年4月之前,中国卫星数量为零,而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发射各类航天器500多个,在轨运行的超过300个。从横空出世,到繁“星”璀璨,中国追“星”50年,此言不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