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严防疫情死灰复燃的同时,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要留下。2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除了对一些大家普遍反感的不文明的行为“开刀”,还首次把和疫情相关的行为规范写进地方性法规。
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应当佩戴口罩;患有传染病时,应配合相关检验、隔离治疗等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条例》还规定,不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内进食等。
用餐实行分餐制 使用公筷公勺入法
而在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生活方面,《条例》提倡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在维护社区和谐方面,《条例》规定,饲养宠物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卫生措施,不遗弃宠物。
《条例》还单独用一章的内容来阐述不文明行为治理。将重点整治:随地吐痰、便溺;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随意倾倒垃圾、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等不文明行为。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正斌:快递外卖乱穿行,共享单车乱停放,这些内容直接写入法规中,对陈规陋习和顽症固疾依法加以治理。
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等罚款额度提高
那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到底谁来管?又怎么管呢?我们注意到,就在《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通过的同一天,和它有重要关联的新版《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 也获得表决通过,也同样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里面的内容和原来相比做了一个修改,将随地吐痰、便溺、乱丢烟头、瓜果皮核、口香糖、包装物等废弃物、乱倒污水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 除责令整改外,还可处5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元罚款。而在此之前,这些行为的罚款额度则在20元至50元之间。
不文明行为 谁来管 怎么管?
针对其他不文明行为,《条例》规定: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内实施不文明行为的,经营管理单位有权劝阻、制止;不听劝阻或者制止无效的,可以拒绝提供服务或者将其劝离,并可以视情况不退还或者部分退还已经支付的费用。
物业、保安、环境卫生等服务企业对服务区域内的不文明行为,应当予以劝阻、制止;属于违法行为,不听劝阻或者制止无效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加强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劝阻、制止、查处不文明行为,并向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执法信息;对严重不文明行为开展联合惩戒。
对不文明说不,人人有责。《条例》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可以向政务服务热线或者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对不文明行为采用拍照、录音、录像等形式所做的合法记录,可以提交行政执法部门作为执法的参考。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主任 王荣梅:对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的行为,我们作出衔接性的规定,没有对个人增设新的处罚,比如有人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不捂住口鼻,或者患有流感不戴口罩。通过立法使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法领会法的精神,产生内在的约束,不但用规则指引自己,还能用规则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批评,从而形成全社会的文明氛围。
在这次疫情中,大家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比如正确洗手、打喷嚏用肘部遮挡、聚餐用公筷公勺等。这些好习惯不应只是特殊时期的“防疫法宝”,更应该转化成日常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
倡导公筷公勺 消费者餐馆响应
近日在上海的多家餐馆,记者都看到了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标识。绝大多数就餐的人,也在主动使用公筷公勺。
国家卫健委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 房静远:致病微生物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外一个,主要是通过口口就是唾液、口腔,像有一些人口腔里边还有幽门螺旋杆菌,它会引起胃里边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主任 令狐恩强:中国胃癌发病率比较高,现在很多学者把这个胃癌发病归结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双12”公约:12个不要、12个倡导
针对一些卫生健康陋习,上海近日起草《上海市民卫生健康公约》并公开征求意见。核心内容是12个不要、12个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就是12个倡导中的一条。
根据上海爱卫办的数据,超过90%的市民和20000多家餐厅表示赞成。这家餐厅设计了颜色、长短都不一样的筷子公筷,这家餐厅则配置“公叉勺”,兼具叉子与勺的功能。上菜时,服务员还会专门提示。
专家指出在家里也最好使用公筷公勺。为了让好习惯继续下去,上海120多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加快地方修法进程,制定地方标准。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卫健委党组副书记 郑锦:从倡导到大家的一个规范的使用,到最后的立法来说,对于我们整个公筷公勺的使用,应该是有了法制的保障。
垃圾分类制度化 村民养成好习惯
吉林长春市也制定了文明十条,包括勤洗手、勤通风、不随地吐痰、文明养犬等内容。
政府引导,民众参与,不乱扔垃圾也在成为共识。在浙江金华市金东区下王村,现在看起来干净漂亮的村子,此前却是另一番面貌。
原来,实行垃圾分类后,村里有了专门的垃圾集中投放点。扔垃圾要定时、定点,按易腐、可回收、有害、其他分类。投放点安装的垃圾处理设备,可将剩菜剩饭等易腐垃圾现场处理。不能现场处理的,投放结束一小时内用垃圾清运车拉走。彻底消杀后,垃圾投放点,就成了村里的快递投放站和村民休息点。
在我国,垃圾分类在很多地方都纳入制度化、法制化。上海去年7月1日起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今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实施。到今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培育好习惯需要法律的支撑
北京条例出台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有不文明行为的人,而是引起公众的自觉自律,改掉陋习,树立好习惯。这样的习惯在防疫期间保护无数人,在疫情结束后,依然会给人们裁剪一套无形的防护服。不过很多人会问:有坏习惯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坏习惯养成也不是一天两天,立法禁止的行为琐碎微小,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执法者盯得住、管得过来吗?这个疑问很合理,但我们不必悲观。制定规范是第一步,能执行、有力度,和其他法规配套衔接,让执法更有刚性是下一步。可以确认无疑的是,革除陋习,培育好习惯,不但得到公众的支持,还将得到法律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