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新冠疫情的中国健康产业环境加速变化:国民健康意识跃迁式增强,对健康资源可及性提出更高要求。”8月13日上午,中康资讯总裁吴瀚在2020西普会演讲时指出。
实际上,从各项数据及分析来看,2020年医药产业发展不容乐观,药品市场甚至将出现罕见的负增长。
中康CMH发布的用药市场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整个中国药品市场(不含药材、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总规模达1.82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8.9%,增长率较上一年度有所回升。
分渠道看,2019年,等级医院市场占整个药品市场的68.9%,零售药店占整个药品市场的18.8%。
零售市场方面,零售终端整体规模持续提升,2019年达到了4555亿元,2019年增长4.7%,增速略有放缓。
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1季度,药品终端市场大幅下滑。基于此,中康CMH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78万亿元,较2019年下降2.3%,将出现罕见负增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药店”等逆势发展,网上药店获得爆发性增长,预计今年增速将超过90%。
疫情下,社会药房作为医药物资供给网点最多、可及性最强的窗口,作用更加凸显。在防疫相关药品、防护用品和消杀类产品的带动下, 2020Q1零售药店终端销售规模为4616亿元,同比增长 4.9%。
对于当前医药市场,吴瀚还指出,目前仿制药市场份额下降明显,创新药审批和市场化提速,成为医药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国家医保持续加强控费,促进商业保险成为第二支付手段的政策力度加大。
近年来,受益于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药在我国获批的数量显著增多,获批的时间显著缩短,我国创新药迎来快速发展期。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19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9年,药审中心受理1类创新药注册申请共700件(319个品种),品种数较2018年增长了20.8%。 审批通过情况方面,2019年,药审中心审评通过上市1类创新药10个品种,审评通过进口原研药58个品种(含新适应症)。
在诸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不但创新药上市在加速,而且创新药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创新药商业化能力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愈发关键,无论是医保谈判,还是渠道选择,抑或是学术推广,都面临着新游戏规则带来的新变化。
医保谈判已成为创新药商业化的必修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在去年底的医保目录调整中,70个新药通过谈判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成功的药品多为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释放出支持药品创新的明确信号。
此外,DTP药房的日益成熟也为创新药商业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相比起创新药进入院内市场需经过招标采购、医院采购列名、医师处方等一系列准入环节,DTP药房的时效优势显而易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公司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