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珊珊唐钰婷
编辑丨唐钰婷
“今年没有两年前那么多人了。”
一位参加了多年安博会的参展方告诉亿欧智慧城市,虽然今年安博会依然是摩肩擦踵,但跟两年前对比起来,人明显少了。
安防真的“冷”了吗?
安防不是“冷”了,只是“回归”了。
作为安防行业的盛事,安博会是整个安防行业发展趋势的浓缩,从安博会的重点变迁,能看出整个安防发展的轨迹变化。
安防的发展主要分为模拟化——数字化——智能化三个阶段。以2015年第十五届安博会为分界线,能够清楚地看到AI技术对安防行业的冲击,引爆和泡沫褪去行业回归的过程。
安博会是安防行业每两年一届的盛会,在深圳、北京轮流举办。
2015年,第十五届安博会的主题是“开启智慧安防新时代”,AI仿佛是一道曙光,最先照亮的屋子,是安防。
2017年,第十六届安博会的主题是“新安防、新业态、新动能”,行业欣欣向荣,创新层出不穷,创新永远在路上。
2019年,第十七届安博会的主题是“大安防、大数据、大产业”。有意思的是,今年的主题侧重强调安防边界的外延,强调了“泛安防”的概念。另外,产业色彩更加浓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回看两年前,2017年的第十六届安博会上,AI是最火热的关键词。
海康威视重磅推出AI Cloud架构”,从云-边-端全面开启AI在行业的应用;大华股份当年的口号是“云生态、智未来”,同样强调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整合;科达直接了当就用AI当口号,主题是“AI上大数据”,AI落地前端和智能分析系统;商汤旷视等以算法起家的人工智能企业炙手可热, 成为行业里技术的“弄潮儿”,坚定地将AI技术输送给行业......
反观今年,各家的新品似乎都不足以挑起观众兴奋的神经。
毫无疑问,安防是AI落地的好场景,但是安防是务实的,除了要评估智能化,更要评估软硬件产品、集成施工和运营服务。AI带来的新鲜感已经逐渐褪去,留下的是诸多的质疑的声音:它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要怎么才能用好……
“AI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必须依附于其他产业而生。之前AI‘死’过两次,‘死因’都是因为没有产生商业价值。”平安科技首席科学家肖京,在地平线旭日二代边缘AI芯片及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发表讲话时说道。
在“AI安防”的这个赛道上也是同理。“落地”,这个看起来“不性感”的词,才是今年安博会的关键,也是所谓“AI+安防”发展的关键。
怎么才能落地?首先需要找到场景。针对具体场景的需求,打造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共识。
今年安博会,各家展台上无一例外地展示了自己在具体场景的应用案例。
比如,行业龙头海康威视,除了宣传AI Cloud和物信融合外,还展示了自己在交通运输这一场景的能力。现场可以看到,海康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平台,可通过"视频+AI"技术,快速识别、干预和处置车辆运营活动中产生的安全事故隐患。据悉,该平台已应用在杭州长运,可实时监测行车状况,识别异常驾驶风险,监控中心可及时接收、干预、处置和记录司机行车风险事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海康威视展台
力维智联对“智慧社区”场景略有心得体会。力维智联参与建设了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大脑项目,其社区物联网泛在连接平台,能实现社区包括在出入口、公共区域、楼栋单元、房屋等部署的高清视频监控、微卡口、人脸识别、智能门禁、车辆识别、消防报警、RFID等多种物联感知设备的数据接入,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实现查处消防违停、保护充电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群租管理等多种功能应用。
在公安警务这个垂直细分场景,高新兴有深耕公安行业二十年的经验,除了用科技手段助力公安信息化建设,也重视对传统执法业务进行集约化再造,实现执法流程全贯通、执法业务全覆盖。以某城市千万级执法闭环管理系统为例,上线启用150天,便实现网上价格鉴定4500多次,减少民警办案时间36000小时,节省办案经费超过400万元。
就连机器人也“脱虚入实”,针对场景需求来推出产品。
比如,优必选今年在安博会上展出的三款产品,就是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的:AIMBOT(智巡士)面向室内,主打功能是巡检。室内场景包括办公楼宇、IDC运维、电力配电站、仓储物流行业、大型商场等,智巡士的AI图像识别算法可以细化到识别一些室内才有的特殊物体,比如指示灯、机柜门、障碍物、条形码、指针仪表、字符类仪表和数字类仪表。
优必选室内巡检机器人AIMBOT(智巡士)
室外巡检场景就不太一样,和室内产品相比,野外情况多变,产品外观、体型到功能都有很大差异。比如优必选的ATRIS安巡士就有轮式和履带两个版本,针对警务场景则选用履带版本,外形就好似一架坦克小车;而室内服务机器人克鲁泽更像是一位“义警”,在机场、高铁站、企业总部、保密单位、监狱、隧道、工地等场景,扮演人类助手,有巨大的电子面屏,外形偏人型化。
可以看出,今年各厂商对行业场景的理解比往年都更深刻,预计未来在各个细分领域,会出现一些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各家企业要做的是就是尽快建立起某些细分领域的高壁垒。
从各个厂商展示的场景可以发现,虽然是安博会,但是各厂商在展示自己落地能力的时候,选择的场景已经不仅限于“公安警务”。正如本次安博会的主题是“大安防、大数据、大产业”一样,今天的“安防”已经从安全防护、公安警务,延伸到社会综合治理,甚至是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
安防,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产业”,一个大产业就像一片汪洋,没有谁能够独霸。但同时,这片海洋又是由成千上万的江河湖泊汇聚而成的,这些江河湖泊,就是极度碎片化的场景和用户需求。
要兼顾安防的“大”与“小”,就需要加强合作,共建生态。
华为是在生态建设上呼声最高的一个。华为在安防上虽然是“后来者”,但奈何生态建的好。一直提“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坚持“平台+AI+生态”战略,做行业的黑土地。此外,2018年底推出的面向边缘侧的AI芯片昇腾310也是今年华为造生态的利器。华为的角色伙伴多元化,有广电运通、佳都科技、高新兴等上市公司,也有以萨技术、文安智能、云从科技、格灵深瞳、海鑫科金、华尊等行业先锐,生态枝繁叶茂。
平安科技也在强调生态,今年平安科技的展台,甚至是与生态合作伙伴千视通共同搭建的。安博会的展位一向”一位难求“,为何平安这样的科技巨头公司,愿意与其他公司一起联合办展?实际上,平安科技近年来一直在通过大建“朋友圈”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据悉,平安科技AI生态已经囊括超过100家、近20类AI中小企业,将平安的品牌、资源、场景、能力甚至是客户开放出去。
阿里和宇视的牵手,也侧面反映出“抱团”的重要性。这届安博会上,两家公司的业务合作更为紧密——宇视成为阿里云飞天联盟战略合作伙伴及“MSP合作计划”核心伙伴。在阿里的体系里,飞天联盟战略合作伙伴是阿里云最高级别生态合作伙伴,“MSP合作计划”核心伙伴是阿里云合作伙伴交付能力最高认证。
比特大陆展台
除此之外, 比特大陆也在发布第三代智能服务器SA5的时候强调了生态的概念。比特大陆强调,自己在AI生态链中的定位——提供算力、服务生态,坚决不做算法,所有的算法厂商都能够成为比特大陆的伙伴。比特大陆还推出了开放的算力云架构,为生态伙伴提供服务支持。
“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建设是要做生态,最后一定是很多不同的厂商一起合作。有人负责装摄像头,有人负责拉线施工,有人负责硬件设备,有人管理存储和业务,还有系统集成商等等,仅单个智慧城市项目里面的角色都是多样的,是一个很多元的生态。”商汤科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亿欧智慧城市,商汤科技在安博会上展示了“智能城市操作系统(AI City OS)”,旨在构建全新的协作模式。
“这个行业这么大,参与的玩家也很多,抱团取暖才最重要。”以萨技术副总裁姚巍在接受亿欧智慧城市采访时,这样说到。
建立生态,目的是能够更好的服务用户。用户需要的是什么?通俗地说,叫“能解决问题”。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问题?答案是充分利用大数据。
以萨技术副总裁姚巍告诉亿欧智慧城市,用户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单一数据的聚量分析。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是为人、车建档,将数据汇集,用户能够在亿万级别的数据中,快速检索出自己需要的内容。
第二个阶段是要能够寻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和物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姚巍说,能找到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为实际业务带来价值,比如做到快速侦查,甚至是预警。
找出数据关系的第一步,是在上百亿的数据中,找到两两之间的关系;下一步,则是将多种类型的数据交叉融合,从中挖掘出全新的线索。
换句话说,多维大数据的融合,并且让融合后的数据,能够为具体的业务服务,才能真实解决用户的痛点。
在高新兴举办的2019智慧新警务技术与应用论坛上,不少行业专家强调了大数据的重要性。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发主管尚岩峰博士说道,目前大数据收集已成熟,但在海量数据中查找最需要的视频信息是一个行业难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警务流程再造,积极构建大数据支撑,精准化应用的警务实战新机制。
天津市公安局的薛京生博士指出,作为公安业务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法办案系统经历了单机、业务专网、公安网上大规模部署等阶段。近年来,已开始向大集中、扁平化、多警种协同、跨界融合及智能化应用方向发展。
各厂商也纷纷认识到了大数据的重要性。
本届安博会上,海康威视的展会主题是“AI Cloud:物信融合,AI赋能”。物信融合,指的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网”,并将二网打通融合。这是海康在今年初的智涌钱塘峰会上提出的战略重点,可见对大数据的重视程度。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不论是人人相连,还是人物相连、物物相连,数据都是唯一的语言。
讲到海康,就绕不开大华。大华股份在大数据方面也有新动作,大华发布全新大数据品牌DAHUA GAIA,大数据成为对大华股份未来战略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之一,另一个因素是AIoT。
大华股份总裁李柯介绍了自家大数据平台的独特之处:第一、数据价值链的闭环;第二、算法和算力的和谐分布;第三、围绕客户的应用场景,数据的清洗建模及应用的能力。李柯在安博会上做出定论:大华不仅是一家安防企业,还是一家大数据公司。
但是,大数据说起来容易,真要把让人工智能与之相结合,并且切实与业务相结合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宇视总裁张鹏国在《深圳安博会浅见22条》中提到:用户对AI的期望是无所不能,但AI落地开出了很多条件:隐私保护与安全管控、低成本、易部署、业务管理创新、流程再造、组织变革……AI在数据算法算力三要素较量之后,最终是应用规模的较量,以及工程化、业务化和场景化能力的较量。
除此之外,未来采集数据的方式会更加多样化,这也会对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是移动化的趋势。过去数据的采集以固定点位的摄像头为主,但在安博会上可以发现,机器人、无人机,甚至是无人车的身影已经出现。比如,澎思科技就展示了一款面向安防场景的无人巡逻警车,目的在于提高警力覆盖范围,部分替代人工巡逻的工作。
澎思无人巡逻警车
其次,随着5G和万物互联的时代到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收集更多维度、更多种类的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与原有的视频数据相结合,从而产生更大的价值,也将是一个难题。
数据越来越大,处理压力越来越大,是必然的趋势,这就对算力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行业对AI芯片的关注的热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最后,虽然有人“吐槽”今年的安博会“没有亮点”,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却是行业“回归初衷”的体现。正如海康高级副总裁毕会娟在接受亿欧智慧城市采访时说的:“安防行业一直是这样,很少讲道理,要多做事情……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是不再为单个技术而兴奋,技术要用好,需要跟业务、场景、用户实际需求结合,如今大家都更冷静成熟务实了。”
编辑:唐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