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减持仍在继续。
9月1日晚间,长电科技(600584.SH)公告称,第一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下称“大基金”)减持上市公司股份,减持总数不超过2%。
这也是近2个月来,继通富微电(002156.SZ)、太极实业(600677.SH)、北斗星通(002151.SZ)后,大基金公告减持的另一家芯片类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大基金首次出手减持长电科技。
“从行为上分析,减持似乎代表了产业资本对半导体龙头公司的悲观情绪,对投资者情绪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富荣基金研究部总监郎骋成向第一财经表示,大基金(产业资本)的减持行为是正常的投资活动,不需要过度解读。
大基金减持封测龙头
公开资料显示,大基金持有长电科技3.05亿股,占总股本19%;减持股份来自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取得及非公开发行取得的股份。
公告显示,自2020年9月2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180日内,大基金计划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205.7万,占公司总股本的2%,且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按9月2日收盘价(37.9元/股)计算,大基金减持金额达到12.15亿元。
受该消息影响,9月2日长电科技开盘下跌4.69%,截至当日收盘,长电科技大跌8.43%,报收37.9元/股。
作为封测龙头,在当前国家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时期,伴随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需求不断发展,封测企业的技术保证了国产替代的需求,在二级市场上也深受市场各路资本青睐。
从4月1日开始,到7月14日收盘,长电科技股价累计大涨160%。公司股价7月14日盘中更是上攻至53.43元,刷新历史高点。
2020年上半年,长电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19.8亿元, 同比增长30.91%,创同期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亿元,创五年来同期新高,上年同期为-2.6亿元。
2014年12月,大基金通过采用“上市公司+PE”的模式,与长电科技共同设立并购基金,作为上市公司产业整合主体,完成了对新加坡星科金朋的收购。星科金朋作为当时全球第四大封测厂商,体量接近长电科技同期的两倍,因此此次“蛇吞象”的收购也被认为是一次国际收购案例的典范。
“按大基金成立之初的投资计划看,目前时间点已进入回收期,因此此次减持是投资计划内的事,未来大基金将会从更多的公司中逐步退出。”有分析人士称。
事实也的确如此。除了长电科技,大基金在前两个月分别公告减持通富微电、太极实业、北斗星通等公司。而7月已经被减持的太极实业、北斗星通在8月又发布减持公告,大基金将再次减持1%。
2019年12月,大基金首次发布减持兆易创新(603986.SH)的计划,这也是大基金减持上市公司的开始。2020年3月30日~4月7日大基金减持兆易创新1%的股份,在减持实施完毕后2个月,大基金于6月13日再发减持计划。
截至目前,大基金持有兆易创新3449.6万股,按照最新股价(196.92元/股)计算,市值约为68亿元。即便是不考虑几次减持,目前68亿元的市值相比入股时的14.5亿元,浮盈达到3.7倍。再以长电科技为例,仅2019年1月至今,长电科技累计涨幅已接近3.6倍。
不论是从兆易创新还是长电科技,大基金的投资都赚得盆满钵满。
“虽然大基金是以培养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为使命,但对于股东来说也是有回报率需求的。目前被减持公司股价处于高位,此时退出能让股东获得较为满意的回报率。”申港证券分析师曹旭特分析认为。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也告诉第一财经,产业基金有内部的投资规定、原则,但达到支持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之后,减持获取回报并根据未来产业需求进行调配是很正常的行为。
减持对股价影响几何
2019年12月20日晚间,兆易创新公告大基金将减持1%股份,公告后首个交易日兆易创新大跌6.66%。但之后股价并未受影响,从2019年12月24日开始到今年2月25日,兆易创新股价更是实现翻倍,累计上涨133.77%,股价也上攻至305.46元,创出历史新高。
第一财经发现,包括兆易创新在内,首批减持的三家企业在发布公告后次日股价均大幅下挫,不过后期走势未受明显影响。
今年7月10日,北斗星通公告大基金将减持2%,8月18日大基金完成减持。减持预告同样对北斗星通股价没有造成影响,7月10日至8月11日,北斗星通股价实现翻倍。
不过从8月12日开始,北斗星通股价迄今已累计下挫29%,跑输大盘。
而同样是在7月10日,太极实业公告称,大基金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5%的股份。8月3日至8月7日,大基金完成了1%的减持。7月10日太极实业收跌4.37%,此后两个交易日股价出现反弹,14日早盘一度创出近四个月来新高,但此后出现跳水,7月14日至今股价已累计下跌17.2%。
由此可见,大基金减持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不尽相同。“产业资本从长期来看,上市就是为了退出,因此跟着产业资金减持并不具备指向性。产业资本底部增持应该是对行业长期看好,但是是否能在短期反映在股价上,其实也不具有指向性。”对此,淳石资本业务合伙人杨如意说。
需要看到的是,大基金在减持之后也陆续公告了对半导体等公司的投资计划,对此业内人士称,有进有退的行为说明大基金并非是不看好集成电路产业的前景,而是基于产业扶持的目的,根据产业发展的缓急轻重,有侧重地做出投资的选择。
“大基金二期已经成立并且金额相对于一期更大,一如既往地支持国内芯片行业的发展。”郎骋成进一步表示,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产业基金(资本)减持芯片股的行为,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集成电路各细分赛道内趋势向好的公司上。
不过,林佳义也认为,大基金减持发生于估值短期高估的阶段,意味着投资性价比降低,隐含未来复合回报预期较弱,甚至有可能出现较大、较长的调整来消耗过高估值。而投资更重要的是看商业模式、企业自由现金流、ROE、行业空间、管理层及市场流动性等综合性价比,故而,不能盲目跟着产业资本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