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将对青海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进行重点督办,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每年将对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情况组织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推动地方切实整改到位。
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事件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8月4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家名为青海省兴青工贸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兴青公司)的企业,打着生态修复治理的名义,在祁连山南麓腹地木里矿区进行掠夺式采挖。
在生态环境部今天(28日)上午召开的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回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青海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事件,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部党组书记孙金龙、部长黄润秋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副部长翟青就开展现场调查作出具体部署。
刘友宾介绍,8月4日至8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成专门调查组,对青海木里煤田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了现场调查。调查组重点调查了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五号采坑非法采矿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逐一检查了矿区全部11个采坑、19个渣山的生态修复情况。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摄影/章轲
调查发现,2014年8月,针对木里煤田违规开采和破坏生态环境问题,青海省制定出台了《木里煤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木里煤田生态恢复治理,基本完成了全部渣山的种草复绿,全面拆除矿区的违章和临时建筑,积极整治矿区河道和湿地,并开展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木里煤田的生态修复治理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但是在2017年,矿区的生态修复治理进入巩固和提升阶段后,工作力度有所减弱,节奏有所变慢,投入有所降低,管理有所放松,导致修复治理工作未达到巩固提升效果,反而出现了局部的生态退化问题。”刘友宾说,个别企业严重违反自然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违法开采煤炭资源,问题十分突出,性质十分恶劣。
刘友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此,生态环境部已致函青海省,建议认真排查木里煤田生态修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科学编制新一轮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全面统筹完成渣山和采坑生态恢复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青海省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五号井。摄影/章轲
8月9日,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专项调查组组长、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杰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初步认定涉事企业涉嫌违法违规。12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上,李杰翔再次通报,初步查实兴青公司涉嫌违法违规开采的问题,并初步查明了兴青公司违规出售产煤、涉嫌非法获利的事实。
8月25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动员部署会”上,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表示,“木里矿区的问题是生态环保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已被青海省列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青海省已制定了《木里矿区以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年)》。
木里矿区位置图。摄影/章轲
该方案提出,统筹实施以木里矿区为重点、覆盖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的矿区采坑回填、渣山复绿、边坡治理、植被恢复、环境整治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按照青海省提出的综合整治时间表,2020年8月至10月,要在相关地区开展排查,全面关停工矿企业,加快实施保护修复项目;11月至12月,探索形成新的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021年1月至12月,全线铺开修复整治;到2023年12月,确保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建成高原高寒矿山生态公园,形成公园运营和维护长效机制。
本月13日至14日,第一财经记者在木里矿区现场看到,矿区已实行全封闭管理,停止所有生产治理活动。通往矿区的公路上有人把守,矿区大门也有值班人员值守。矿区内的几个场地停放着多辆大型运输车,整个矿区几乎见不到人。
在聚乎更矿区五号井,开采区已形成深度约百米的水坑,两侧山体留下一道道车辙。因为高海拔和高寒,植被恢复困难,部分开采区被具有保温功能的绿网遮盖。
青海省木里煤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大楼。摄影/章轲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青海省已启动木里矿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这将是青海省第一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根据《青海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木里矿区所在的地方政府作为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应依法追究涉事企业的赔偿责任。
但到目前为止,有关木里矿区非法开采仍存在多个疑问,包括兴青公司为何能在当地非法经营14年之久?为何能躲过环保督察(查)组多次检查?兴青公司打着“修复”的名义长期大量非法开采煤炭,监管部门是否知情?兴青公司有没有保护伞?如果有保护伞,又是什么人?
对此,青海省委省政府明确表示,将全面查清违法违纪行为,无论涉及到什么人,不论涉及到哪一个层级,一经查实,一律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坚决防止整而不治、修而不复,坚决防止以整治为名、故伎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