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改革为中小险企重新定位自己、建立经营特色提供了契机。”安盛天平财险拟任首席执行官(CEO)朱亚明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们将这次车险改革看作是一次机会。”
当前,被称为史上最大力度的车险改革正在加速推进。作为最大的外资财险公司,安盛天平将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安盛天平管理团队日前首度回应了这一焦点问题。
车险改革提供新契机
2019年底,法国安盛收购安盛天平50%的交易案获得监管批复,安盛天平正式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独资财险公司。安盛天平是少数将车险作为主险种的外资财险公司。2019年,安盛天平实现保费收入69.15亿元,其中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60.57亿元,占比从此前的超90%降至87.59%,但仍高居各险种之首。
车险作为本土化最彻底且竞争最激烈的险种,市场化改革正逐步进入深水区。今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次改革亦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最大力度车险改革。
朱亚明表示,车与广大民众生活息息相关,长期来看,车险综合改革做好了,将有助于中国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法国安盛具有全球资源和优势,非常关注安盛天平如何在中国车险改革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推进改革更好地在企业层面落地。
安盛天平总精算师兼首席定价官殷兆男表示,车险综合改革有利于财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价格和产品,同时改革也对财险公司经营提出更高要求,包括精细化经营、进一步提质增效等。
他认为,综合来看,五大能力在车改之后将变得更加重要:一是差异化定价能力,只有更好地识别出不同客户的不同风险,才有可能为客户提供匹配其风险的价格和产品;二是产品创新能力,监管也鼓励中小公司加大创新投入;三是客户触达能力;四是对客户的洞察能力;五是优质的理赔服务能力。
朱亚明认为,车险改革为中小险企重新定位自己、建立经营特色提供了契机。创新既有利于消费者,也能促进财险业的繁荣,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最终会胜出。“我们把这次车险改革看作一次机会,很多海外中小公司特色经营做得非常好。例如韩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很接近,有四家公司特别大,但安盛在韩国依然找到了特色经营的空间。”她说。
据介绍,安盛天平已就上述五大能力建设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开源交流降低经营成本,更新全国风险定价模型,进一步优化客户标签等。“客户风险完全通过价格体现后,客户的价格敏感性会降低,但服务敏感性会提升。”殷兆男说,“下一步,公司会积极推动线上化、自动化服务,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部分消化保费对成本的挤压。”
除了上述工作,借助安盛全球资源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工作也在推进中。“我们与安盛全球的沟通非常顺畅,例如法国有很多创新产品,未来可能考虑引进中国市场,安盛亚太区有财险中心、健康险中心,他们也能及时给我们提供相关帮助。”朱亚明说。
关注多元化保险需求
朱亚明表示,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同质化最终会被差异化和优胜劣汰所取代,所以安盛去年决定全资收购安盛天平,安盛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将集团优势真正运用到中国市场,如何利用中国发达的金融科技赋能保险主业。”朱亚明说。
虽然车险是安盛天平的主打险种,但在朱亚明看来,保险公司不能仅围绕车险做车险,更应该关注民众与车生活相关的一揽子需求。
“中国每四户家庭有一辆车,人们在车险之外还有什么需求,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传统财险营运模式是Inside-out(公司有什么就提供什么),现在我们希望Outside-in(客户需要什么公司提供什么)。”朱亚明说。
基于上述考量,安盛天平将进一步实施转型,“安盛天平不再标榜为主打车险的公司,而是要转型为以价值为主、提供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朱亚明说,公司不会对各险种设定比例限制,而是会从客户需求出发,结合安盛的优势来匹配更多产品和服务。
“我们不会放弃车险业务,这是公司很重要的业务。“朱亚明强调,同时,健康险既是集团公司策略,也是安盛天平的策略,未来会把健康险作为一个重点来做。此外客户的旅游保障需求、商业险需求,公司也希望能够覆盖。
2019年,安盛天平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46.3%,首度跻身公司第二大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