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
本报记者 闫立良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就将挂牌上市。近日,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强调,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将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创业板,同时也会将其本就具有的促进产业升级、吸引更多上市资源、吸引境外资金的三大“硬核”功能进一步强化。
“三创四新”定位准
助力产业结构产业链双升级
“这有利于企业,特别是新经济相关的企业更便利、快捷地获得资本支持,提升要素效率,畅通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助力我国传统制造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升级。”说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康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康勇认为,在定位方面,与科创板强调的“科技”不同,创业板强调的是“创新”,支持的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企业。注册制下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错位发展,将有利于不同特色和定位的市场和板块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在更大范围上、在更深层次上推动释放资本市场活力和动力。
自6月15日深交所正式开始受理创业板在审企业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以来,截至8月19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下拟IPO企业合计365家,其中18家首发企业完成新股发行。WIND统计数据显示,这18家企业募资总额为200.7亿元,行业主要分布于设备制造、医药、环保、新材料等,与“三创四新”相关。
康勇表示,尽管我国的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基础深厚,但当前很多上游产品研发、关键零部件领域还严重依赖进口。面对当前不断加大的地缘政治风险,这些关键零部件的缺失或将影响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阻碍工业生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长期发展。
“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将有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传统行业中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试点注册制,在提升融资效率的同时,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注入资本力量。”康勇强调,创业板深入贯彻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型企业,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有效连接技术、资金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切实服务于实体经济。
包容性更强
能够吸引更多上市资源
与其他板块相比,创业板具有更强的包容性,能够吸引更多上市资源。
“面对当前全球愈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热度高涨的环境下,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实施,将吸引优质、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企业在中国本土资本市场融资上市,为A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康勇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一行两会和外汇局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引起足够重视。
《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
康勇表示,这26条措施的实施将深化大湾区内投资理财多样化和资本流动便利化,逐步扩大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推动人民币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便利流通和兑换,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并购提供投融资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意见》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的改革措施包括:通过试点跨境理财通,促进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跨境投资试点;进一步扩大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外开放,在大湾区率先落地各项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重点支持港澳银行、证券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拓展发展空间;支持大湾区探索多样化的金融支持科技发展模式,构建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基于自身的产业结构和技术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或将产生大量专注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传统金融企业亦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与金融科技企业进行合作构建生态,向着智能化、精细化、轻型化和生态开放化的方向转型。”康勇强调,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创业板也将为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重大意义的红筹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环境和优质的资金来源。
境外资金增配是必然
紧盯科技、消费和金融
“从当前境外投资者持股流动市值来看,全球资本对美国市场的配置比例大于50%,而对于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仅为2%-4%,我们预计未来外资将继续提升在中国市场上的配置比例。”康勇认为,在行业方面,外资青睐科技、消费及金融三大方向,对于集聚大量高新科技和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创业板来说,成交或将更为活跃。随着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将A股市场纳入成分股,也将为A股和创业板市场带来较为可观的外资增量资金。
康勇称,深股通自2016年12月实施以来,成交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机制持续优化,跨境投资资本流动效率大幅提高,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力度和范围大大增加,同时提高了境内国际金融业一体化程度。
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深股通交易金额从2017年的950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4.7万亿元。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外资借道深股通流入A股的净买入资金分别为2017年的1367.65亿元、2018年的1130.31亿元和2019的1951.1亿元;截至今年7月,北上资金通过深股通的净买入额累计890.88亿元,累计成交金额高达6.6万亿元。
就创业板来看,根据深交所数据,深股通包含1221只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其中创业板355只,占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2.6%。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通过深股通持有创业板股票的总市值约为2,127亿元,占全部自由流通股比的2.44%,较2019年底的1.82%有所提升,但仍略低于深股通整体的2.65%。
“深股通净买入资金交易规模不断增长,表明了该渠道资金跨境流通需求较大。”康勇认为,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不仅把国际资本和中国市场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丰富了投资者结构,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加成熟的国际投资机构。
康勇强调,这些投资者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整体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A股市场更有效率地发现具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另外北向长期投资者的引入,将进一步夯实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有利于“三创四新”企业能够保持稳定的资金流,助力实体经济长期发展。
(编辑 张伟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