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替代人类还没有定论,但现在它已经可以送你一个男朋友了。
今年5月,微软和华为合作推出了118万个7天限定虚拟男友。到期后,大量用户留言:希望把被微软“杀死”的男友成功复活,回到自己的身边。
今日,小冰团队产品负责人彭爽宣布这些虚拟男友们复活,回到它们的人类女朋友身边,永远不再离开。不仅如此,用户还可以在华为、小米、微博等平台定制一个独一无二生物学特征的虚拟男友或者女友。
打破原先18岁少女的卖萌设定,通过小冰人工智能框架技术,根据每个人的设想,在框架中创造独一无二的虚拟人类,并通过交互不断迭代进化,这是诞生于微软、一个月前分拆独立的小冰最新披露的面向个人用户的第一个虚拟人类产品线。它能够按照每个人类用户的需求,为他们定制化地创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智能虚拟人类,功能覆盖陪伴、情感交流、智能助手、内容创造等各种应用类别。
小冰方面人士介绍称,与同行相比,小冰框架最大的差异化在于,它是一个“session-oriented”的人工智能框架,框架中的各部分技术共同为“交互全程”目标服务,而不仅仅关注并优化局部。例如,在核心对话引擎方面,技术的研发及迭代方向是为更有效地预测、保持并引导对话,而不是仅仅实现回应。
举个例子,当用户在和小冰聊稿高考的话题时,一开始小冰并不知道高考推迟的消息,但是当用户给它转发一篇相关文章,在二者持续进行的对话中,人工智能主动学习的过程已经完成。它并不是鹦鹉学舌地摘抄,而是根据“人”的特点,重新组织语言。
小冰公司董事长,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把这称作“AI beings”,他认为未来不会只有几个人工智能助理,也不仅是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助理,而是每个人身边会环绕非常多的人工智能,AI beings的数量将超过人口的总和。
尽管上月小冰已宣布从微软分拆独立运营,沈向洋也早在去年11月就宣布离开微软,不过小冰公司仍与微软有着微妙的关系。例如,今日第八代小冰的相关发布是在微软亚太研发中心大楼里进行,这也是6年前第一代微软小冰的发布地点。而微软也保持了对这家公司的投资权益,并授权小冰公司使用及继续研发完整的小冰技术,分拆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小冰产品线的本土创新步伐,促进小冰商业生态环境的完善。
不过,虚拟男友是否会像仿真机器人那样,在介入人类社会后可能产生伦理问题、道德问题,或将是小冰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假设有了虚拟男友女友,是否会对两性关系造成冲击?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都是需要人类重视并思考的问题。此前在智能音箱领域就曾有用户发问,当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频繁地和AI聊天交流,是否会影响他对于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社交?
而单飞后的小冰公司如何商业化也显得尤为重要。除了面向to c市场推出虚拟男友吸引用户和流量外,面向to b领域,小冰公司发布了三项此类型的新合作:包括与企鹅电竞合作推出的直播间人工智能产品;与小米合作推出的小冰童话屋模式,可在语音交互之外配合2D场景及虚拟人类形象交互;与QQ合作推出的QQ群新机器人角色喵吉等。
此外,围绕商业化落地,小冰面向个人用户的“X套件”系列应用软件。其中基于文本协同的X Writer,可实现在用户进行文字编辑或文本创作时的人工智能协同;X Studio 包括了面向各类公众号文章、演讲、电台节目等的主播,以及面向人工智能歌声合成的X歌手软件。小冰介绍称,主播应用已在商业化领域覆盖中国及日本超过50家主流电台电视台,累计制作超过8000小时高质量音频节目内容。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体验发现,这些声音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声音,而是融合了人类在说话时出现的吞字、反复等更加类似于真实人类的声音。
而XPresenter 则是驱动用户选择或创造的人工智能实体3D模型。此前,小冰为日本LAWSON驱动的自主舞蹈人工智能已上线。据透露,基于自控系统,小冰与小米小爱团队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小爱同学的虚拟形象试验性地引入到了聊天场景中。让用户可以和小爱同学的形象实时对话,除了语音维度,还能看到小爱同学的表情、动作等一系列视觉表达。
小冰团队商业负责人徐元春透露,从第七代小冰开始,在尚未组建正式销售团队的商业化试水阶段,小冰收入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
小冰公司CEO李笛则在今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投资人对于小冰的商业化“不着急”。目前小冰收入来源主要来自B端,但更看好未来C端的商业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