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全国财政收入增速低点可能就在5月。
近日,多个省市披露了前5月财政收支数据,尽管收入仍大幅下滑,但降幅相比前4个月有所缩窄,个别省份单月财政收入增幅甚至由负转正。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前5个月,上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13%,降幅较前4个月缩窄0.2个百分点;北京市收入同比下滑11.2%,降幅收窄1.1个百分点;山东收入下滑6.9%,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吉林收入下滑11%,降幅缩窄3.9个百分点。山东和吉林5月单月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一些大中城市也同样出现了前5个月财政收入降幅缩窄的特征,包括南京、苏州、西安、福州等地,其中杭州收入甚至由降转增(0.5%)。
尽管全国5月财政收支数据尚未公布,但4月份以来随着复工复产提速,财政收入呈现出降幅缩窄的趋势。
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单月分别下降3.9%、21.4%、26.1%、15%。从累计数据来看,1-2月、1-3月、1-4月收入降幅分别为9.9%、14.3%、14.5%。
随着5月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工业增加值降幅和工业企业利润降幅都在收窄,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经济继续复苏。
正是受这些积极因素影响,5月份财政收入降幅继续收窄,前5个月收入增速可能触底反弹。
除了经济回暖因素外,去年4月1日启动的增值税减税翘尾因素在今年4月份结束,5月收入基本不再受去年减税翘尾影响。另外企业所得税在5月底完成申报,收入集中入库也带动所得税收入增加。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随着复工复产复业全面推进,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改善,财政收入降幅将继续收窄。
不过这无法改变今年财政收入下滑大势。中央与地方2020年预算报告预计,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5.7%。这一预计中的降幅,将是196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1974年和1976年财政收入分别下滑3.3%和4.8%)。
虽然疫情冲击下来自纳税人缴费人的收入减少,但政府通过发债来筹集部分收入明显增多。这一方面可以弥补减收,另一方面可将资金投入“六稳”“六保”领域,来稳住经济基本盘。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资3199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5%。
地方筹资主要投入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传统基础设施,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以及公共卫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有利于补短板稳经济。